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下·沧县期末)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以下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有火山活动。浮石多孔,多孔是玄武岩的特征,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岩浆冷却较快,①对,②错。浮石是在地表形成,即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③对。在地下冷凝形成的是花岗岩,④错。A对,B、C、D错。 【点评】岩石多孔是玄武岩的特征,长白山天池是火口湖,火山活动形成。浮石是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凝形成。岩浆中气体在向外挥发过程中,气体的通道凝结成气孔。 2.(2020高一下·沧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 B.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C.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地向下打井开采 【答案】B 【知识点】风沙地貌;褶皱;构造地貌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F处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修建东西隧道,应避开向斜,A错。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B对。图中A处为岩浆岩,不会有化石,C错。石油一般在背斜处,开采石油应在1处打井开采,D错。故答案为:B。 【点评】向斜属于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背斜相对。 向斜为褶曲构造之一部分,两翼指向上方,中央向下屈曲。其在褶弯内之岩层,愈往中央,愈为年轻。向斜之两翼,如向同一方向倾斜,曰转倒褶曲;如两翼之倾斜,几近水平,或作水平状态,曰偃卧褶曲。向斜与背斜相连,彼此方向相反,常使地壳岩层,呈现波状。 3.(2020高一下·沧县期末)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有沉积岩层,为外力沉积作用形成,且岩层发生弯曲,向上弯曲的为背斜,向下的为向斜,是因为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图中D处岩层为侵入到A层中的侵入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靠近侵入岩的位置受高温高压影响,会由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所以图示发生的地质作用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外力作用,①②③④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通常把各种外力(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对地表隆起部分逐渐蚀低的作用,统称为剥蚀作用;把流水对陆地的破坏作用,叫做侵蚀作用。外力作用总的来说是不断地起着破坏和夷平那些由内力作用而产生的隆起部分,同时把这些破坏了的碎屑物质搬运、堆积到低地和海洋中去。 4.(2020高一下·沧县期末)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分析回答,如果③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③的箭头b代表的是( ) A.上升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溶再生 【答案】B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如果③代表的是沉积岩,形成沉积岩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箭头b代表的是外力作用,B正确。上升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岩浆岩,A错误。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C错误。重溶再生形成岩浆,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