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147812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14. 泥板成型 -冀美版( 共31张PPT )

日期:2025-04-2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19490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泥板,成型
  • cover
(课件网) 1、注意本节课的课堂纪律 2、老师讲的时候注意听,不要插话,需要动手的时候再动手 3、同学坐姿要正确,双脚着地坐稳,上课期间不要随意走动,有问题举手询问老师 4、下课后整理好操作台面,小组组长负责检查 评价标准 1.活动积极守纪 2.心灵手巧 3.心中有他人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早在欧洲人掌握制瓷技术的一千多年前,在中国就已经能够制造出精美的陶瓷。提起陶瓷是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都骄傲的事情。现在我们就走进这神秘的陶瓷世界,一探究竟。 陶瓷的发展史: 陶的出现→ 瓷的出现→ 战国陶俑→ 陶瓷的发展史: 唐三彩→ 元明清陶瓷 → 景德镇青花瓷→ 现代陶艺作品 陶瓷的发展史: 认识陶与瓷 陶: 距今约一万多年的悠久历史。 陶是指以黏土加工成型后, 在800-1000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物品, 陶的出现是人类的一大创举。 “粗糙” “胎质稀松” “ 敲击声音不清” 瓷 大约在商代中期, 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瓷器是由高岭土等组成, 瓷器的成形要通过窑内1200℃以上高温烧制; 成本低廉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 “细腻”,“有光泽”,“声音清脆” 区别 陶 瓷 材料 温度 主要特性 认识陶与瓷 区别 陶 瓷 材料 黏土 高岭土 温度 800-1000度 1200℃以上 主要特性 陶透光,有一定吸水性 瓷更坚硬、更易清洁、 防水、透光 比如花盆,利用陶的吸水性给植物排水等。 认识陶与瓷 兵马俑 到战国、秦汉时期,用陶器随葬已成习俗。 因此,制陶业更加繁荣。 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 以它釉彩之间流淌和交融,千变万化的色调而闻名 唐三彩 宋代陶瓷百花争艳有五大名窑,定窑  汝窑 官窑 官窑 钧窑 元代有了青花和釉里红, 到了明朝陶瓷技术有了斗彩、五彩瓷等争奇斗艳。 元明清陶瓷 粉红锦地番莲碗 清乾隆 元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一对 天蓝窑变深紫红圆式盆托 宋代均窑 宝石红僧帽壶 明宣德 景德镇瓷器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莲纹盘 现代陶艺作品 拉坯成型法 手捏成型法 泥条盘筑成型法 泥板成型法 陶土———岩石风化后沉积下来的黏土 其可塑性较好,但含铁(杂质)较多, 耐火度较低烧结后呈铁红色或浅咖啡色,硬度较低。 材料 成型 : 泥——— 揉泥——— 各种成型法 ——— 修坯——— 晾坯(干燥)———施釉 ——— 装窑烧制 泥板成型法 泥板成型法是现代陶艺最为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塑造成型的方法。 制作时,利用泥的柔软性和可塑性,通过外力达到想要的泥板形状,并可以任意切割、扭曲,使之像布一样成型;而利用泥板坚硬的特时,又可以把它当木板一样来成型。传统的紫砂壶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   泥板成型法工具 泥板成型法的工具主要有我们的双手、泥 拍、擀棍等。主要技法有制泥板、粘接。 泥板成型法 (1)制泥板 常用的制泥板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拍打法、擀压法和切片法。 将粘土放在泥案上,用手掌或者泥拍(木搭子)拍打泥块,使其成为板状形态。如果在泥拍上面包有各种不同的材料,如线、布、铁丝等等,泥板上就会产生不同的肌理,具有丰富的表面形态,也可以利用各种物品在制好的泥板上压出不同的纹理效果,然后造型。 拍打法 制作时,最好先在台面垫上一层布,以免被擀压后的泥板粘住台面,无法移动。先将黏土用手掌压扁,用擀棍从中间向两端擀压,使黏土被擀压成泥板。 擀压法 如果同时需要好几块同样大小的泥板时,可以采用切 片法,既省时又省力。先在泥块两边放上厚度相同、数量相 等的木条(板),然后将切割线压在木条上,并用双手拉紧, 以两侧木条作标尺从外向内进行切割(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