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妈妈有办法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寓科学知识、自然常识于其中的短小有趣的诗歌。文章形象生动,使深奥的科学道理以形象的方式出现,深得孩子的喜欢。另外,由于诗文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读教学的教材,全文共有5个小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妈妈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用实际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学到许多知识。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更感亲切、有趣。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二)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读中理解,读中感悟。通过反复诵读感悟,使学生获得科学和自然常识识的同时,激发观察、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实物情景教学法 3、讨论法 (四)教学目标: 1、会认读12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五)教学重点: ⑴、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⑵、识字认读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 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诱发兴趣 1、观看有关植物的影片,教师声情并茂地作介绍,把学生带到植物的世界中去。(百度搜索) 2、谈话:你看到了什么?孩子长大了,就要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施行靠的啥办法?是呀,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板书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错的地方。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的方法。 4、检查认读字词: ⑴、个别读,师问:你认识了哪些字?怎样记住? ⑵、请小老师带读,师问:你教同学学会了哪些字? ⑶、师随意点击学生个别读词语。 ⑷、给生字组词、造句,开火车读词语。 ⑸、去掉拼音读。 5、再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喜欢的段多读几遍。 6、自由读全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每人读一节。(读完后师生点评) 7、出示自学提纲: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自用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 ⑴、师范读(配音乐),学生边听边画出末。 ⑵、汇报学习情况。 赏读课文,入情悟趣 1、自荐读第一节(评读): ⑴、谁能用一个词来换掉“啥办法”中的“啥”字? ⑵、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2、导学二、三、四节中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学哪一节。 ⑴、过渡: 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和同桌说说,抽说时相机追问: ①、“降落伞”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插图1),这降落伞多美呀!有了它,蒲公英妈妈就能靠什么传播种子了。(板书:风吹)只要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能乘着风纷纷出发。怎样理解“纷纷”呢?(再看课件,“降落伞”一个接一个出发的情景。) 过渡:蒲公英的孩子多快乐呀!你们美美地把这一节读出来,有没有信心? ②、自由练读。 (入情入景,读中感悟。) ③、指导朗读。 ④、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再看看画面,然后夸一夸她,再随意地加上动作、表情站起来读。 ⑵、合作学习其余两节: ①、分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小节。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3节,喜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4节。(出示学习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