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67872

第八章光现象单元强化练习 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四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33939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八,答案,版含,Word,打包,四套
    第八章光现象单元强化练习(1)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姓名:_____班级:_____ 一、单选题 1.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都是凸透镜 B.①③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②③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D.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2.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在光屏上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潜望镜 3.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 C.为了使像变小,消费者应靠近摄像头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4.一只小球S水平向左朝A点滚去,若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45°夹角,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动方向是(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5.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投影仪上的投影片与镜头的距离稍大于镜头的焦距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6.图中所示是光线通过半圆形玻璃砖的光路图,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7.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B.“楼台倒影入池塘”———光的折射 C.“掬水月在手”———平面镜成像 D.“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光的直线传播 8.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如果是近视眼,应当用凹透镜加以矫正 C.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峰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实像是放大的 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蜡烛的燃烧,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C.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得到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D.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二、填空题 10.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发生了光的反射,使光的传播方向_____,若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_____度;如果入射角增大5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度。 11.某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放大、_____立的虚像。 12.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左边离透镜30cm时,成_____、_____的_____像,若想看到放大的像,要将凸透镜向_____边移动_____cm以上。 13.(1)投影仪发射的多彩影像是由红、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并在屏幕上发生_____,使全班同学能在各个不同位置共同观赏。 (2)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_____(红外线/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 (3)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深/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_____。 14.周末或假期同学们到河边游玩时,看到清澈河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_____(选填“深”或“浅”),这是由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