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68458

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89657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因在,子代,间的,传递,-课件,24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课件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导入新课 大量的精子正在奔向卵细胞 在正常情况下,只有一个精子能与卵细胞结合。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给子代带去了什么? 新课学习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1.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携带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DNA作为遗传物质 结构: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存在: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2.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作用:控制生物的性状 存在: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观察思考 正常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 女 男 讨论学习 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染成不同颜色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一个基因吗? 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染成不同颜色的区域并没有那么多,所以每个染色区域可能含有多个基因。 3.染色体 细胞核内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组成:蛋白质和DNA 存在: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观察思考 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讨论学习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用不同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这些不同区段你可以用来表示什么?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形状。 4.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基因 DNA 染色体 基因 拓展学习 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 同一物种染色体的数目是稳定不变的,如果缺少或增多,形成的后代个体就可能出现异常导致遗传病,甚至死亡。 基因并不是DNA分子上的任意一个片段,DNA分子中还有无遗传效应的片段。 21三体综合征 先天性愚型 比正常人多一条21号染色体 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表现出特殊的面容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染色体在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的数目变化 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在对体细胞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2条染色体(由每一对里的一条组成),而受精卵则又恢复到两对染色体。 比耐登 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鲍维里 父 母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新个体 (体细胞) 23对 23对 23条 23对 23对 23条 基因的传递 2.染色体数目在亲子代间的稳定性 生物的体细胞中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 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新个体 2n n 2n 2n 保证了亲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3.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遗传"桥梁” 遗传过程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父母把染色体传递给子女的同时,也把基因传递给了子女,因此子女才会表现出父母的性状。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a A A a 想想议议 精子与卵细胞各携带了父方和母方的一半遗传物质(或基因),通过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发育成新的子代个体,保证了亲子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给子代带去了什么? 课堂练习 1.父母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子女的( ) A.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B.通过孩子是学习和模仿 C.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 D.通过生殖细胞 2.下列哪种细胞中基因成单存在( ) A.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