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赏《我不挂帅谁挂帅》教案 【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形声并茂地再现京剧的魅力。因此,本节课我采用视、听、辨、唱、念、演等京剧艺术活动,让学生感受京剧中不同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学生兴趣、基础出发,让他们了解、感受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京剧鉴赏能力,加深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情分析】:《我不挂帅谁挂帅》是人民音乐-出卷网-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腔昆韵中一首京剧的经典唱段。 京剧被誉为“国剧”、“国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在我国众多戏曲中,京剧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代表着中华戏曲文化主流。《我不挂帅谁挂帅》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中的经典唱段。该唱段是通过[西皮流水]和[西皮散板]两种板式唱腔的对比,表现出剧中人物穆桂英报国杀敌的决心。这个唱段的[西皮流水]部分,非常易于学生模仿学唱,让学生体验旦行唱腔的基本特点。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京剧了解甚少,特别对南方的孩子来说京剧更遥远。学生很难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戏剧灿烂悠久的历史及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更不能做到重视中华民族艺术瑰宝———京剧。但初二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京剧的兴趣与求知欲。增强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通过让同学们看一看、辨一辨、听一听、想一想等环节参与实践和探究学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了京剧知识,感受了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在唱一唱、念一念、做一做、动一动中感受京剧无穷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学生对京剧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乐于参与实践活动,喜欢学唱京剧和表演京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京剧的行当、板式、唱腔及京剧的艺术特征等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听、辨、唱、念、演等音乐活动,感受和体验京剧的唱腔、艺术特征及其音乐情绪。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京剧《我不挂帅谁挂帅》选段的学唱,使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乐于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京剧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验和模仿京剧的韵味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一)、教师采用韵白的方式问候 (二 )、演唱京剧《苏三起解》选段 请同学们回答这首戏曲吸取了我国哪种戏曲元素? (设计意图:韵白的问候及教师演唱京剧带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京剧的欲望。) 二、学习京剧相关知识 (一)、京剧的行当 1、由一名学生解说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教师通过猜猜我是谁进行抢答,加强学生对京剧行旦的印象。 (二)、京剧的板式 1、 一板三眼 主要有慢板、快三眼等 一板一眼 主要有原板、二六板等 有板无眼 主要有流水板、快板等 散板类 主要有摇板、导板及散板. 2、 板———强拍 眼———弱拍 3、用肢体语言感受京剧各种板式,并与歌曲的节拍做比较。 (三)、京剧的唱腔 1、由学生解说京剧西皮和二黄唱腔 2、观看两段视频,加深学生对西皮和二黄唱腔的认识。 (四)、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1、 唱:西皮、二黄唱腔 念:音乐性的说话 做:有节奏性的表演 打:打斗或武打 2、 念 音乐性的念白 (1)、京白:说北京话,清脆悦耳。语调活泼流利,多表现幽默诙谐的内容和情感。 (2)、韵白:有身份的人物的讲话带有湖广音和中州音说文绉绉的话,表现庄重的神情。 (3)、教师示范京白和念白,让学生从听觉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