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203984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4.2《雨霖铃》课件(27张PPT)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23127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1,单元,PPT,27张,课件,雨霖铃
  • cover
(课件网) 雨霖铃 学习目标 壹 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贰 把握两种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借景抒情 叁 学习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 《雨霖铃》词牌来源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在皇鸾的金铃上。唐玄宗听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关于离愁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朗读这首词,疏通词意。 自读 1.《雨霖铃》这首词按内容分属于哪一类? 羁旅送别诗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长亭、兰舟催发、念去去、伤离别、杨柳 读后思考 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再读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 2.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 再读 寒蝉 《引驾行》:“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悲凉 冷清 长亭 王褒《送别裴仪同》:“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王昌龄《少年行》:“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送别 兰州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之物,更易触发无限思绪。 漂泊 惆怅 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悲伤 忧愁 柳 《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送别” 周邦彦《兰陵王 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送别 留恋 2.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 凄凉、沉寂、忧愁 再读 3.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痛苦 低沉 压抑 凄凉 哀婉 4.词人为什么如此痛苦压抑? 仕途失意 与心爱的人分别。 读后思考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此词是与恋人的一首惜别之作。凄惨的别离,让人更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集中的反映了他这时的复杂心情。 写作背景 3.请同学们再读诗词,哪些句子直接抒写了作者的何种感情? 再读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合作探究 ①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哪两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无绪 催发 合作探究 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把“执手”换成“牵手”或“握手”好吗?为什么? “执手”感觉很慎重,很郑重,而“牵手”和“握手”不能充分表达那种凝重感和气氛。 合作探究 ③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点明主旨:伤离别。而秋天又是草木枯落,百花凋零的季节,更加重了离别的悲苦和凄凉。 4.找出作者描写景物的句子?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 再读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