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课 蝴蝶 二年级下册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张图片上是什么动物? 蝴蝶 蝴蝶谷 情境导入 在我国的宝岛台湾有一个地方叫“蝴蝶谷”。 情境导入 它这个名字可是有来历的,据说,“蝴蝶谷”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在这个山谷里,就会有数以万计的蝴蝶从遥远的地方飞来。因此,每年的这个季节就会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蝴蝶。这些蝴蝶不像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蝴蝶那样,它们不怕人,反而会落到游客身上嬉戏、玩耍。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关于蝴蝶的乐曲。 欣赏乐曲 蜜蜂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她的好朋友,是谁呢?听音乐,找答案。 欣赏乐曲 蝴蝶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蝴蝶,是由挪威著名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 欣赏乐曲 同学们听出来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钢琴 欣赏乐曲 欣赏乐曲 你们知道作曲家是怎样用音符来记录下这首音乐的吗?请同学们自己画旋律线条,比较一下旋律线条和《蜜蜂》有什么不同? 欣赏乐曲 旋律起伏很大, 音符排列不密集。 就是由于这些变化,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音乐真奇妙,让我们一起来画旋律线条,先用右手划、接着请拿出左手一起(比)划,最后请站起来划一划,瞧瞧现在你变成了谁? 欣赏乐曲 欣赏乐曲 你能用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蝴蝶吗?听着音乐片段试一试。蝴蝶还有哪些其他的飞的姿势?你认为音乐中的蝴蝶是一直在飞还是飞一飞停一停?我们再听着音乐,想一想,试着做一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钢琴曲《蝴蝶》,感受了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和小蝴蝶的可爱,也学会了跟随音乐的节奏模仿小蝴蝶飞舞,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表现自己。《蝴蝶》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蝴蝶》选自挪威作家格里格钢琴抒情曲集。A大调,优美的快板,快速级进式的旋律流畅、起伏,好像花丛中的彩蝶在翩翩起舞,音乐巧妙地将蝴蝶的形象呈现在听众面前,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飞”的音乐形象,感受动物的可爱。 教学重点 学生在充分的聆听中获得对音乐作品的自主感受和体验,并能够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展开充分的想象,进行大胆的模仿、表现。 教学难点 能够安静的聆听并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蝴蝶》不同的飞的形象,领会音乐要素(节奏、音色、速度、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以及音乐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蝴蝶》音乐文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张图片上是什么动物?(蝴蝶) 师:在我国的宝岛台湾有一个地方叫“蝴蝶谷”。它这个名字可是有来历的,据说,“蝴蝶谷”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在这个山谷里,就会有数以万计的蝴蝶从遥远的地方飞来。因此,每年的这个季节就会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蝴蝶。这些蝴蝶不像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蝴蝶那样,它们不怕人,反而会落到游客身上嬉戏、玩耍。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关于蝴蝶的乐曲。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和相关知识导入,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节课题。 二、欣赏乐曲 1.教师播放《蝴蝶》,请学生初听音乐。 师:“蜜蜂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她的好朋友,是谁呢?听音乐,找答案。”(学生初听音乐) 学生1:是蝙蝠。 学生2:是接它们回去的另外一群小蜜蜂。 学生3:是小蝴蝶。 2.与《蜜蜂》音乐对比,进一步了解不同的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的关系。 师:“你们的感觉都很对。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蝴蝶,是由挪威著名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听出来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钢琴。 师:边粘贴乐曲名称、钢琴的画片以及作曲家的名字,边问“可你们知道作曲家是怎样用音符来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