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243570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 晚上的拉格 教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8028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晚上,拉格
  • cover
《早晨与晚上的拉格》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高中音乐教材:亚细亚民间风情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对于本课的主题“印度音乐”,国内的高中生普遍觉得比较陌生和遥远,印度音乐的表达方式与审美思维,不同于学生平时所接触的古典、民族、流行音乐等,所以如何有效的感受与理解成为教学的关键。本课除了对音乐本体的赏析以外,还通过舞蹈、绘画、图案纹饰、建筑等艺术,引导学生对印度音乐的审美追求、思维方式展开深入探究。 高中生处在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年纪,他们可能对新奇的事物产生探究热情。本课设计了一系列互动环节,让学生可以利用midi键盘与软件音色,当场进行印度风格音乐的即兴创编,在这种切身体验中,激发学生对印度音乐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 教学材料分析 本课选择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北印度古典音乐作为教学重点。选取了两首代表作品:一首是课本上的萨依·帕维兹演奏的《晚上的拉格》,另一首是拉维·香卡与梅纽因合作的《早晨的拉格》。 通过这两首拉格的对比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拉格的不同色彩与氛围。《早晨的拉格》又名《深情》,基于“拜拉乌”这种常表现虔诚与崇敬的拉格音阶;而《晚上的拉格》运用“卡里扬”拉格音阶,适合在傍晚演奏,表现热闹的气氛。 印度人认为一切情感都来自“平静”,且终将回归“平静”。课本作品《晚上的拉格》就是运用“静———动———静”的手法,发展音乐情感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学生对印度音乐中的世界观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更能够理解萨依·帕维兹在《晚上的拉格》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观看视频、弹奏体验等活动,感受北印度古典音乐特点,引发学生对其民族审美追求的探究兴趣,进而理解并接受这一独特的音乐文化 2、认识北印度古典音乐的常见乐器,理解音乐中的拉格、微分音、持续音等艺术特色 3、通过师生合作探究,理解印度音乐中体现的审美追求与世界观。在小组合作的即兴演奏中,加深对印度的乐器音色、特色音阶、微分音、持续音以及情感发展方式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重点 北印度古典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其欣赏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拉格的含义与音乐中的世界观 教学准备 1、采样器软件Kontakt中的音色编辑:音色分割(西塔尔琴、弹布拉琴、塔布拉鼓) 2、在midi键盘上标记“拜拉乌”音阶所用琴键 3、钢琴、PPT课件、音像素材、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宝莱坞电影歌舞片段 2、呈示课题 二、初识印度音乐 1、文化背景简介 本课重点:北印度古典音乐 2、西塔尔音乐片段欣赏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音乐中的神秘感 3、印度常用乐器 西塔尔琴、班苏里竹笛、弹布拉琴、塔布拉鼓 互动:教师演奏班苏里竹笛,请一位学生在midi键盘上弹奏持续音伴奏 【设计意图】 向学生展示印度古典音乐的常用乐器及其音色,并通过教师与学生合作表演的互动,引发学生对印度乐器音色的探究兴趣,并关注到“持续音”这种独特的伴奏声部,为接下来理解印度音乐“永恒与静止感”埋下伏笔。 三、印度音乐的主宰———拉格 1、拉格: 意为色彩、氛围、心境, 是印度音乐的主宰; 即兴表演所依赖的一种旋律程式,常用的拉格有数百种; 根据宗教思想,“拉格”必须根据所处的季节、时辰进行选用,才能与神取得沟通。 2、欣赏《早晨的拉格》、《晚上的拉格》片段 学生借助以下备选词语,描述自己聆听感受到的色彩: 3、《早晨的拉格》作品介绍 (1)介绍西塔尔琴大师———拉维·香卡 (2)作品简介 采用拉格:纳塔拜拉乌 适合时间:清晨 4、感受拉格的色彩 (1)音阶与拉格色彩 不同的拉格有着不同的色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所用的音阶不同。 例举两种拉格音阶: “比拉瓦”拉格的音阶: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拜拉乌”拉格的音阶:do 降 re mi fa sol 降la si do 教师演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