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踢毽子与游戏》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始终把全体学生的运动感受作为课堂的起点和终点,引导学生在感受民间体育活动踢毽子的过程中,体会课堂趣味、课堂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能充分的展现自我,提高学习和锻炼能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精神。 二、教材分析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大众性健身运动。对于促进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增强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能力和耐力素质都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小学生对踢毽子比较陌生,普及性不高。由于踢毽子的动作对学生的协调性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维持时间比较短,因此,根据此特点,通过小目标不断实现,创设生活化环境,让学生轻松的学会单踢毽子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有好奇,敢于表现自我,单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较差,因此,本节课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游戏化教学以及教材自身的特点,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掌握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民间体育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知道踢毽子是民间体育活动的项目。 2、能模仿原地用脚内侧踢毽子的动作。 3、乐于重复练习,敢于表现自己踢毽子的动作。 五、教学内容: 水平二(四年级)踢毽子与游戏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的脚踢毽子的部位。 教学难点:协调用力,提准毽子。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统一穿运动装。 2、器材准备:毽子40个。 《踢毽子与游戏》教案 任课教师 任课班级 四(5)班 上课地点 学校操场 课时 1课时 教材内容 1、踢毽子2、游戏:障碍接力赛。 教学目标 1、知道踢毽子是民间体育活动的项目。 2、能模仿原地用脚内侧踢毽子的动作。 3、乐于重复练习,敢于表现自己踢毽子的动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的脚踢毽子的部位。 教学难点:协调用力,提准毽子 结构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 组织方法 时间 强度 第一部分 整队集合 师生问好 内容导入 宣布课的 任务 5、安排见习生 1、教师提前布置好场地与器 2、教师介绍毽子,学生明确课堂要求 3、任务宣布简洁明确,安排见习生 1、体委整队,清点人数,注意力集中 2、积极思考好,回答教师的问题。 3、明确课时任务和目标,见习生随堂见习 集合整队做到静、齐、快,认真听教师讲解。 1、四列横队合: ××××× ××××× ××××× ××××× △ 3分钟 小 第 二 部 分 1、徒手操。 2、前滚翻。 A、教学法:(运用“学导式’与”探究练习法”,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练习后,教师再根据练习情况进行指导。) 难点: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 1、师示范 2、教师放手让学生练习并观察。 3、巡视指导学生练习、纠正错误。 4、对比评价、讲解、启发学生思考。 5、全过程示范分解动作,突出前滚翻中滚翻团身的动作技巧与顺势起立。 6、巡视指导学生练习,语言表扬激励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分组。 1、认真听讲、培养兴趣、尽快进入角色。 2、学生认真复习前后滚动,准备接受新知识。 3、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体验前滚翻动作。 4、学生勇于展示动作,学生自评。 5、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了解动作的全貌。 6、学生练习: ①友伴分组练习。 ②小组探讨,互帮互助练习。 ③差异分组练习。 ④做自查评估。 1、态度认真、精神饱满。 2、认真积极练习。 3、动作正确。 4、能做自我评估、小组讨论思考。 5、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友伴分组,四人一组。 ● × × × 19分钟 较强 第三部分 游戏:障碍接力赛。 想象创造方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践活动,敢于表现自己。 1、创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