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微生物 第四课 传染病的防控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大部分来自于微生物。 知道防控传染病的三条基本原则: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知道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2.科学探究 通过阅读“1918年世纪大流感”材料,知道传染病的威力,意识到传染病的危害。 通过折纸活动,将此过程类比传染病的传播,从而推测出传染病的传播路线。 在了解传染病的传播路线基础上,能够分析出新冠肺炎的传染路线。以及通过我国成功防控新冠肺炎的案例,知道防控传染病的三条基本原则。 3.科学态度、STSE 初步意识到传染病的危害后,知道讲究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能够做到在传染病发生的时候,知道如何防控。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纸、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纸、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微生物与我们的关系,请说一说微生物对人类的利与弊。 (2)学生自由发言。 (3)思考:同学们知道传染病吗?它和微生物有什么关系呢? (4)讲述: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大部分来自于微生物。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传染病的防控》。 (二)新课学习 1. 1918年世纪大流感 (1)自主阅读教材P24“1918年世纪大流感”材料 (2)讨论并汇报:从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3)思考:想一想,传染病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2. 疯狂增长的传染病 (1)动手操作:拿出一张纸,将纸对折1次、2次、3次……试试看,你最多能对折几次? (2)交流: a. 这样对折,纸的层数变化有什么规律? b. 假如还能一直这样折下去,算一算对折30次,纸会变成多少层? c. 从折纸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发言。 (4)讲述:如果把这个过程比作传染病在人际间的传播,假设每传染一次用时1天,如果这个过程不受控制,从最初只有1个人感染,到让全球76亿人全部被传染,仅需33天的时间!实际传播会更复杂多变。也许1人会传染很多人,成为病毒“超级传播者”…… (5)探究:根据我们描述的传染病的传播方式,试着画一画传染线路图,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6)成果展示。 3. 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1)讲述:在2020年开始肆虐的新冠肺炎传染病的防控过程中,相对于 全球的疫情扩散凶猛程度而言,我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控效果,赢得了国际上广泛的赞誉。 (2)分组交流:结合你了解的事例和自己画的传染路线图,说一说我国是如何成功防控此次新冠肺炎传染病的。 (3)汇报:(汇报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归纳)将病人隔离起来,是为了隔离传染源;公共场合佩戴口罩,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提倡科学饮食、加强锻炼,是为了增强个人体质,降低感染的几率。 (4)小结:防控传染病有三条基本原则:a. 隔离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 (5)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P26的五幅图片。 (6)分组讨论并汇报:上面图中的做法,是针对新冠肺炎是针对新冠肺炎传染过程中的哪条防控基本原则?作用是什么? (7)小结:感觉不适,及时就医,请假休息是为了隔离传染源;公共环境按时消杀、勤洗手、不聚集,保持1米距离、使用公筷公勺都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8)讲述:防控传染病除了上述的三条基本原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能够快速、显著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我们应该按照国家的免疫规划,及时配合打预防针(疫苗)。 (9)思考:不同的传染病有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