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26900

【2012秋新教材】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课《人生寓言》课件 新人教版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21622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生寓言,人教,新人教,课件,2012,第八
  • cover
课件83张PPT。人 生 寓 言周国平 “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 ———弗朗西斯 · 培根 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 --培根《论厄运》人 生 寓 言周国平?作家简介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的特点: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 2、感受、揣摩、体味两则寓言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手法。(重点) 3、学会从寓言关键的词句和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学会概括寓意。(难点) 4、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厄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寓 言 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短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所寄寓的道理称为寓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寓言的特点有哪些?篇幅短小以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假托的人为主人公。带讽喻 富有哲理 白 兔 和 月 亮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嬉戏( ) 风韵(  )  皎洁(  ) 愧 (  ) 绷 (   )   金窖(  ) 审美( ) 闲适( ) 撤销( ) 抢劫( ) 慷慨( ) 心旷神怡( ) 慧心未泯( )  险象迭生( )  xīyùnji?obēngkāng k?im?nkuìdiéshěnchèxiāoshì yíjiàoqiǎngjié 慧心 风韵 撤销 审美 得失之患 huì xīnshěnměi给下列字词注音fēngyùn chèxiāodéshīzhīhuàn二、解释下列词语。慧心: 慷慨:  心旷神怡:  审美: 得失之患: 闲适: 窖: 泯: 落难: 风韵: 撤消: 险象迭生: 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今泛指智慧。优美的姿态神情。危险的情况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心境开阔,精神愉悦。灭,丧失。遭遇灾难,陷入困难。收藏东西的地洞或坑。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清闲安逸。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取消 《白兔和月亮》 是作者看到现实活中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从审美的角度来加以透视.有些人遇事总是斤斤计较,贪图利益,生活在焦虑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广,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白兔和月亮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概括说出故事情节赏月得月 赏月还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白兔和月亮赏月得月守月还月心旷神怡得失之患心旷神怡惊喜万分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内容研讨 白兔在拥有月亮以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态度,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所以她的心情是闲适的; 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是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它,不让它遭到侵犯和损害,否则就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感。 板书心情是心痛如割、患得患失。在“得月”前,心情是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在“得月”后,鲜明对比2、留下启迪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寓意:拥有巨大的财富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3、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怎样的寓理?小结得月前: 得月后: 最后慧心未泯: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闲适心情一扫光,紧张不安,有得失之患。白兔和月亮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得失之患。(只叙述故事)(寓意留给读者体会)语言欣赏1、“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一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2、“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一句在语言上精美,表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