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79714

人美 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8. 伙伴》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719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美,一年级,美术,下册,18. 伙伴,教学设计
  • cover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 《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能区分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画种油画以及雕塑、摄影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简单观察艺术品的方法。 2.技能目标:能简单描述作品表现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用短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说出自己的伙伴(人、动物、物品等)。 3.情感目标:这是一节继一年级上册《妈妈和孩子》后,又一节关于“情与爱”为主题的“欣赏.评述”课,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伙伴的可贵,珍惜伙伴间的友情,关爱自己的伙伴,善待身边的动植物,珍视它们的生命与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寻找伙伴关系。 教学难点: 描述画面,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一:象形文字激趣导入 1. 出示母与子图片 教师:图中的人物是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另一种人物关系。 出示文字: 教师:这么多人在一起分享食物,她(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板书课题:伙伴 2.猜一猜 (1)将学生照片放进转盘,随机猜他(她)的小伙伴是谁?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他们俩是小伙伴的呢?你和小伙伴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2)这些小伙伴在一起干什么?(学习、竞争、合作、分享……) 小结:不管是在互相帮助的学习中,还是在快乐的分享合作中,他们都建立了很好的伙伴关系。 活动二:“时光穿越”玩中读图 教师: 古代的小伙伴在一起会做些什么?是不是也和我们玩的游戏一样呢?我们通过一幅古代的画来探寻秘密吧。请大家坐上时光穿梭机,准备好了吗? 片头:乘坐时光穿梭机来到古代 欣赏、评述《扑枣图》 1. 整体赏鉴 (1) 这幅画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 (2) 《扑枣图》来自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现在存放在台湾的台北故宫博物馆。 (3) 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出示一幅儿童画帮助学生比较。 (4) 简介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 (欣赏几幅中国工笔画) 板书:色彩(色相盘) 2. 局部观赏 (1)扑枣就是打枣的意思,这是古代北方小朋友特别喜欢的集体游戏,他们聚在一起打枣吃枣。枣树在哪儿?画中还有什么?有几个小朋友,看谁能够不漏掉? 小结:表扬观察细致不漏掉细节的学生,归纳观察方法(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近及远) 板书:仔细观察 (2)七个小朋友占据了画面哪些位置?他们在干什么?姿势和动作一样吗?通过他的表情你觉得他在想什么 小结:没有一个小朋友的动作、姿态、表情是完全相同的,画家刻画得又细致又生动。 (3)你喜欢几号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合作表演动作,共同演绎人物关系。 小结:伙伴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 (4)这些孩子来自1000多年前,还有什么和现在的孩子不一样? 欣赏其他婴戏图 板书:动作、表情、服装、心理(简笔画) (5)引导欣赏、评述 这幅中国画中有(七)个孩子在(扑枣),他们被画家安排在画面中的(不同)的位置,他们的穿着打扮、表情动作都(不同),每位小伙伴的的眼神都集中在了(扑枣)活动中,他们非常(快乐)。 板书:大胆地说 3.体会情境 (1)音频播放,教师描绘扑枣图画面。 (2)对着画面,用“有的……有的……”描述动作、表情(玩木头人游戏) 4.重现场景 (1) 院子里的枣树成熟了,快来打枣吧,最想演哪个小朋友? (2) 点两组学生上台演一演,大家评一评(配乐) 5.拓展赏析 (1)欣赏其他古代《扑枣图》,认真观察画中人物的服饰、发型、动作、表情。 (2)吟诗《又呈吴郎》(诗配画) 师生小结:欣赏扑枣图我们用了什么好方法?1.仔细观察2.大胆地说 片尾:乘坐时光穿梭机返回课堂 活动三:合作赏析训练能力 1. 选择欣赏,完成学习任务(平板教学) 2. 《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和《艰苦岁月》两幅作品相关内容载入平板。 (1) 作品年代、国家、种类 (2) 选择你喜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