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302425

15.古诗二首 绝句 教案

日期:2025-11-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57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古诗,二首,绝句,教案
  • cover
绝句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透景传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齐读) 2.指句读“绝”。 3.指生说记字方法。师:大家都知道,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所以这个字也可以这样说:丝线染成颜色,称为天下独特,就是—绝。 4.扩词:绝技、绝活、绝招。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师范读,注意听老师读诗的节奏。这首诗的节奏是223。 3.自由练读,注意节奏。 4.师生合作,接读。 5.同桌之间像我们师生合作读那样读。 6.指名一对同桌读。 7.男女生接读。 8.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教师配乐读。 9.指名一名同学来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画面? 三、创设情境,细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诗 (1)如果把诗配上画,按诗句的描绘,应首先画什么?(黄鹂) (2)出示“黄鹂”剪贴画。诗中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柳树间)(教师随机板画柳树,并贴上黄鹂)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怎样记住这个“鸣”字(谜语:鸟儿把口张,叫声真响亮)扩词:一鸣惊人、鸣叫、电闪雷鸣。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3)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读第一句诗,注意节奏。 2.学习第二句诗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们猜猜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 (2)出示“白鹭”剪贴画,并介绍: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教师把一行白鹭贴上。) (4)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 标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仿佛有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美好的画面。大家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 ,柳树 ,黄鹂 ,白鹭 。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真是春意融融,生机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