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312633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3118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八,维护,公平,正义,教案,2课时
  • cover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1.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2.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3.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第1课时 公平正义的价值 知识目标 1.知道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2.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 能力目标 增强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价值判断和辨别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公平正义是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追求。 2.体会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懂得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3.领悟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重点 1.公平的作用。 2.正义的价值。 难点 1.对公平和正义含义或内涵的理解。 2.正义的价值。 教师准备:搜集并制作生活中有关公平和正义的相关情境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方式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 有两个故事,常被用来说明东西方传统对保证分配公平的不同做法。 一个故事来自美国著名财经作家戈登在《美国传统》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戈登通过“分面包的传说”回溯了西方保证公平分配规则的起源。据说,在古罗马军队中,士兵每天定量得到一块面包充当全天的口粮。一开始,切割面包与分配面包的任务是由长官一人担任,于是长官往往切割下最大的一块留给自己,然后按关系亲疏决定切割下面包的大小进行分配。由于分配不公平造成军队内部矛盾甚至内讧的事不少。为了防止因争夺食物产生的争斗,罗马人很快找到了一个极好的规章:当两个士兵拿到了一块面包后,规则要求一个士兵来分割,而另一个士兵首先出来选择属于他的一半。在这种规则下,分割面包的士兵出于自利,只能最大限度地追求平均分配。戈登认为,这种法律是从每个人的自利角度来制定的,以使其行为公平合理。自律法考虑到了每个人的利益,而不是一个集团的利益,不是那些制定和执行这些法律的人的利益。这也构成了西方以制度保证公平分配的传统。 传统中国人保证公平分配更多靠伦理道德约束。最经典的要数“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四岁时,父亲让他把一袋梨分给家人,孔融把最大的给了爷爷奶奶,把比较大的给父母,把其他的给了弟弟妹妹,而把最小的留给了自己。这个简单的故事之所以一直流传到今天,绝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小孩懂得谦让与礼貌,还体现了传统中国人关于公平分配的基本思想:公平分配的顺序是要照顾到老幼尊卑,体现传统伦理纲常,主持分配的人也应该是像孔融那样的有道德的人。如果把“孔融让梨”这个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故事放大到国家———在传统中国,家与国本来就是一体的:公平分配的秩序必定体现了儒家纲常,而皇帝因“顺天承命”,是最高的道德代表与化身,同时作为最大的“家长”当然应该为所有的“子民”进行公平分配。 教师导入:我们该如何认识公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了解的第一个内容。 方式二:情境导入 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108页“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问题:提到“公平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语?结合课本上四名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点拨:联想到的词语,如公理、平等、正气、铁面无私等。看法: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有的利益。如公共场所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处罚假冒伪劣的厂家与商家,竞争上岗等做法都是公平正义的。 教师导入:同学们,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平正义?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