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333790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件4. 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共33张PPT)

日期:2025-05-0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4708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物,探究,33张,影响,环境污染,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七章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认识酸雨及其成因、危害、控制措施。 2、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3、了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你知道我们周围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吗? 白色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你知道我们周围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吗? 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2. 大气污染--沙尘暴,雾霾 3. 水污染--浒苔,赤潮 4. 生物入侵-- 水葫芦,食人鱼 5. 白色污染--塑料袋,泡沫 6. 重金属污染--水俣病,痛痛病 原本面貌 被腐蚀后 是谁给大佛“毁容”了? 阅读课本P30“模拟探究”部分,解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酸雨? 2、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及成分? 关卡 1: 1、酸雨 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较强的雨水。 正常雨水:PH值不小于5.6 1、酸雨 PH值 <7 酸性 =7 中性 >7 碱性 2、酸雨的形成 工厂燃烧含硫量高的煤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主要原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其他原因: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形成酸雨最主要的污染物:二氧化硫 提出问题: 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 3、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二. 作出假设并制定计划 1、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 2、本实验是否需要数量统计?(可以尝试设计一个表格。) 3、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 1.采用PH=4的食醋溶液模拟酸雨进行实验,设置清水作为对照组。 2.每组取2个培养皿,编为A、B号,每个培养皿底部铺上2层滤纸, 加入适量清水,然后分别均匀摆上30粒小麦种子。 3.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两次向A培养皿中喷洒定量配制的酸雨, 每天两次向B培养皿中喷洒定量的清水,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4.一周后,分别统计两个培养皿中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三. 实验步骤: 3、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为A、B号 4、分别喷等量清水和酸雨 3、各放入30粒种子 2、各铺一张吸水纸 三. 实验步骤: A B 3、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第一天,对照组A种子膨胀,并露白; 实验组B种子膨胀,个别露白; 清水 PH=5 3、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第二天,对照组A胚根发育成根,长出嫩芽; 实验组B个别露白,没有长出嫩芽; 清水 PH=5 3、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第四天,对照组A根继续伸长,长成幼苗; 实验组B个别长出嫩芽。 实验结论:酸雨会抑制种子的发芽率。 清水 PH=5 3、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①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4、酸雨的危害———空中死神” ②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甚至造成死亡 4、酸雨的危害———空中死神” ③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 4、酸雨的危害———空中死神” ④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植物大量死亡 酸雨腐蚀古代文物 4、酸雨的危害———空中死神” 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 ①使用净化装置; ②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③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5、酸雨的控制措施 1、什么是酸雨?它是怎么形成的? 答:(1)酸雨:   。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          所致。   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 二氧化硫 填一填 2、酸雨的危害: (1)危及人体健康。 (2)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大量死亡。 (3)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4)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3、酸雨的防治措施: 根本途径:                 。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