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387601

岭南版二年级美术上册《18. 多彩的小风车》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578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岭南,二年级,美术,上册,18. 多彩的小风车,教学设计
  • cover
课题 多彩的小风车 总课时 1 设计课时 1 课型或模块 设计·应用 学校 年级 二 执教人 性别 女 年龄 38 职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风车相关信息资料,懂得小风车的叶轮与对称的关系,认识风车的类型特点。使学生认识风车的“实用与美结合”的设计意图。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中:知道风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在“比较”中:找出风车为基本结构;初步掌握小风车制作方法,学习用对色彩、图案设计小风车,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制作小风车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实践中:掌握“对称”的设计方法和中心轴的安装方法。从而使学生喜爱小风车;且可以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彩色小风车的设计制作方法,并装饰美化。 教学难点 依据小风车对称、风能转动的特点设计制作多彩的小风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内容为小学二年级美术课程,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于他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为了强化手工技能的训练,在进行实践活动时,需要加强风车结构原理的分析。小风车是民间的传统玩具,深受儿童喜爱,教材抓住这一兴趣点,通过学习风车的特点和科学原理,小风车的设计和制作小风车的装饰与应用等系列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形式美感,培养探究精神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策略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学习内容,结合本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科学性和目标性原则,设计制作一只小风车,并进行装饰美化。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观察分析,找出风车的基本特征,对称的叶轮和中心轴,明确小风车转动的科学原理,其次,借助示范,让学生理解如何做小风车,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1、欣赏视频片段,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自然地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2、通过微课视频演示制作小风车,探究制作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能力;3、通过实物及图片,展示探究小风车的文化艺术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教具:1、小风车;2、教学PPT。学具:1、彩色笔;2、彩色纸;3、吸管;4、剪刀等制作用工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利用PPT及视频导入课堂小游戏。 在视频中寻找喜欢的颜色,并装饰美化小纸片。 PPT课件,彩色笔。 诊断性评价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注意力。 展开阶段 1、重点介绍风车之国荷兰;激发学生思考,风车为什么能感动!有些科学什么原理? 2、介绍小风车的类型;3、以微课的形式讲解小风车的制作过程;4、通过出示不同的风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制作和装饰小风车。 1、了解风车的相关知识,完成学案表。2认知不同类型的小风车的异同、艺术特点;3、通过微课学习小风车的制作;4、为进一步的装饰提出自己的想法。 1、PPT课件2、小风车3、多彩的小风车学案表 形成性评价 让学生在感知不同类型的小风车的的造型特点、装饰特点,激发学生的思维。 拓展阶段 安排作业任务尝试做一个多彩的小风车。 完成小风车的设计及制作,遇到难点可以相互帮助解决。 1、剪刀等制作用工具;2、彩色纸;3、吸管;4、水松钉 形成性评价 增强学生团队精神,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与成效。 结束阶段 1、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交流与思考。2、评价活动。 1、展示作品,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与成果。2、总结与评述制作步骤与要点。 学生作品 采访式总结评价 让学生对自己和同们的作品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