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396691

第9课《流行性感冒》课件(30张PPT)+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104338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9课,流行性感冒,课件,30张,PPT,教案
    (课件网) 流行性感冒 川教版 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1997年我国香港发生的禽流感、2009年美洲一些国家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迅速波及世界各地,这些病发生范围大,流行的速度快。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流行性感冒”。 那么,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应该怎样预防? 新知讲解 流行性感冒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新知讲解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 传播的方法 新知讲解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典型的临床症状 新知讲解 一般冬、春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比较严重。 流感的高发期 新知讲解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 )、乙(B)、丙(C)三型,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流感病毒的分类 新知讲解 是较强的病毒; 哺乳类或鸟类都会被广泛感染,客易发生变异,容易引起普遍性的流感。 乙型 主要传染人类; 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异。 是较弱的病毒; 可感染人类和牲畜。 丙型 甲型 流感病毒的分类 新知讲解 小资料: 禽流感 自从1997年发生人感染禽流感以来,全球陆续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 新知讲解 小资料: 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中旬,墨西哥开始出现一种类似流感的疾病,而且这种疾病在短时间内迅速在该国暴发,受感染的人数急剧上升。与此同时,美国也暴发了相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疫情。随后,这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 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将这种疾病的名称正式确定为“A(H1N1)型流感”。我国则根据自己的习惯,将其称为“甲型H1N1流感”。 新知讲解 小资料: H7N9型禽流感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首先发现于上海和安徽两地。禽类感染甲型流感H7型在全世界范围内偶有发生,但H7N9病毒感染人类尚属首次报道,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监测显示,虽然偶有局部聚集性病例发生,但尚无证据表明H7N9病毒能持续地“人传人”。研究表明,H7N9型禽流感病毒可能由浙江的鸭的禽流感病毒和韩国野生鸭的禽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而形成。截至2013年9月30日,我国内地共报告134例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45人,康复87人,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福建、广东等地。 新知讲解 流感的传播特点 传染源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 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能存活半小时。 易感人群 人类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 新知讲解 流行特征 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我国南方在夏、 秋季也可出现流感流行。 甲型流感:常引起暴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一般2-3年发生1 次小流行;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1 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呈暴发或小流行。 丙型流感:以散发为主。 新知讲解 预防措施 预防流感的方法是什么? 预防流感的主要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新知讲解 预防流感应做8件事 (1)洗手是第一要素 ,勤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2)避免手部直接接触口、鼻及眼睛。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他生活物品上,再通过手与口、鼻、眼的接触传播。 新知讲解 预防流感应做8件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或手绢等遮掩。打喷嚏、咳嗽等都有可能导致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4)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求医。若出现流感症状,切勿上学或上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