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402459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1.3 功 功率(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558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功率
  • cover
功 功率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观察、比较、讨论,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学会判断力是否做功。理解功大小的计算公式、单位,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自读、思考、讨论、实践,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尝试应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的物理问题,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善于观察和探索的习惯;树立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功的含义及计算。 【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力有没有做功。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相关知识 师:(1)什么是力?单位是什么? 生: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师:(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效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3)重力的方向? 生:竖直向下。 2.新课的引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一些搬运东西的图片) 师: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怎样描述这个过程?(学生们边观察边议论) 生:都在用力移动物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效果一样使物体改变了位置。 3.功的概念 师:力学中的功与力,联系紧密,功吸取了“成效”的意思。(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教师巡视,询问对成效的理解情况。) 师:小聪拉箱子发生了什么效果或者成效? 生:移动了一段距离,有了成效。 师:小明呢? 生:虽然费了力,但箱子没有动,没有成效。 师:重力也作用在物体上,有没有成效呢? 生: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没有成效。 师:物理学中规定,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教师板书: 物体受力(F) 沿受力方向移动一定距离(s) 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在引入功的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功的概念分析:物体受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那就表示力做了功。 从而得出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多媒体出示生活劳动场景) 师:对物体施力有什么不同的成效? 生: a.小孩推石头、搬石头。都有力没有移动距离,无成效不做功。 b.汽车刹车因惯性,有距离无力,成效不时来自力,不做功。 c.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通过的距离互相垂直,有成效与该力无关系,该力不做功。 教师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进行演示并分析。(如粉笔盒,学生文具、水桶等,可以提起水桶从教室前走到后面,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做功,什么情况下不做功,同时进行图片展示。)得出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①不动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静止不动。 ②不劳无功:物体靠惯性运动,虽然有距离,但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③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移动了距离,但力的方向和通过的距离互相垂直。 5.巩固练习。 (1)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和 。 (2)下述情况哪些力做功: A.用水桶从井中打上水来。 B.手提水桶原地不动。 C.手提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前进。 D.汶川地震后一男孩推水泥板救同学但未推动。 E.新疆雪灾发生后,我工程兵利用大型工程车推雪开辟生命之路。 F.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了一段距离。 G.苹果从树上落下砸在巨人头上。 6.功的计算: 师:同学们已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现请你们猜猜:做功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发言)大小、方向、作用点、距离…… 师:你们的猜想应怎样得到证实? 生讨论。 师:能证实猜想是否正确,除了用实验外,也可以采用别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自己猜猜,结合我们的课本,也可以参阅课外的书籍、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生讨论。 师: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