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427023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 2 认识浮力(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07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认识,教案
  • cover
第1节《浮力》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了解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生产生活实际和实验认识浮力的存在,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2.经历推理过程,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二、教材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容易发生兴趣。但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又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压力、压强等知识,并通过实验、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归纳获得新知识,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难的。因此在培养探索问题能力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需借助实验示范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对于“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方法,学生初步接触,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三、教法、学法 采用观察、实验、媒体展示等直观手段,以“问题探究法”为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四、重难点 重点:1.认识浮力的存在; 2.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 创设情境 构建新知 学以致用构建新知 认识 浮力 影响 因素 产生原因 )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把乒乓球浸入水中,观察它的状态; 提出问题:乒乓球为什么能浮在水面? 学生观察现象, 思考回答问题 构 建 新 知 构 建 新 知 认识浮力 1、浮力的方向 演示实验:把系有铁块乒乓球放入盛水容器中,学生观察浮力方向。 得出结论: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浮力的测量 把橡皮泥浸入水中,观察它的状态 提出问题:下沉的橡皮泥受浮力吗?如果受浮力,你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吗? 规范实验方法 再测圆柱体的浮力 小结得出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一切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下沉的物体所受浮力。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 学生思考后上前演示,测出橡皮泥浮力 学生说实验方法 测出圆柱体浮力 认识浮力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提出问题: 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 师生共同排除后探究浮力与浸入液体深度、物体浸入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展示学生设计方案并进行规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组织指导学生实验 5、分析与论证 投影展示学生探究成果,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猜想 小组长组织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并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产生原因 演示实验: 利用乒乓球、矿泉水瓶和水演示实验。 播放幻灯片说明浮力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幻灯片展示实验图片说明原因 观察实验现象 观看课件,了解浮力产生原因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由于下表面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液体的压力,产生了竖直向上的浮力。 2、对于下沉的物体,浮力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F浮=G—F示。 3、我们利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得出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浸没深度等因素无关。 回顾 记忆 整理 学以致用 提问反馈练一练(见附件习题) 完成练一练 ( 产生原因: F 浮 =F 向上 —F 向下 测量: F 浮 =G—F 示 方向:竖直向上 浮力(F 浮 ) 影响因素: ρ 液 、V 浸 )板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