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460773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2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4-06-1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38710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北师大,感觉器官,PPT,33张,课件,感受器
  • cover
(课件网)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说明视觉的形成;比较视觉的形成和相机成相原理。 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能力目标 使用眼球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 通过对图片、模型的分析,提高读图、分析、归纳整理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感受人体结构的精巧与复杂,自觉接受有关眼的卫生保健的教育。 认同异常视觉与不良习惯的关系,关注用眼健康。 泪腺 一、眼的结构 眼睑 眼球 睫毛 看一看:观察同桌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点 眼 眼球 附属结构 眼睑 睫毛 泪腺 自学指导 拆装眼球的模型,结合教材P80—P82 。 观察:眼球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思考: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晶状体、房水、玻璃体 角膜:透明 巩膜:白色坚固,支持和保护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内容物: 眼球壁 眼球 附属结构: 外膜 中膜 内膜: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虹膜:中间有瞳孔,调节光线进入 脉络膜:营养 眼肌、眼睑、眼结膜、睫毛、泪腺 眼 的 结 构 小结 1 2 3 4 5 6 7 8 9 10 角 膜 瞳 孔 视神经 玻璃体 晶状体 睫状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 膜 虹 膜 11 房水 练习:填出眼球各结构名称 二、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射光线 角膜 房水 (瞳孔) 晶状体和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视觉中枢 折射作用 成像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产生视觉 思考: 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的哪些结构呢?你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吗? 光圈 晶状体 瞳孔 视网膜 脉络膜— 镜头 瞳 孔 胶卷 视网膜 暗箱的壁 晶状体 光圈 脉络膜   电视上的故事情节:一位姑娘从马车上摔下来,撞伤了后脑勺,结果就失明了。这个人眼球一点都没有受伤,为什么丧失了视觉呢? 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 眼球完好 视神经正常 大脑正常 三、视觉异常及其预防 近视眼看近处的物体看的清楚,远处的物体看的模糊。 远视眼看远处的东西看的清楚,近处的东西看的模糊。 近视眼视野 远视眼视野 假性近视: 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 确,书本放得离眼很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真性近视: 眼球前后径过长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 矫正 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可佩戴能散光的凹面镜矫正 近视眼的预防 “三要”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 不在直射的光线下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远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远视 矫正 可佩戴有聚光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规律: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光线须充足: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 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 阅读时间勿太长: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 时间不可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