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464317

浙教版八下2.3 原子结构的模型 学案(知识精讲+典型例题+巩固训练)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9次 大小:40375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知识,训练,巩固,例题,典型,精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学习目标: 知识精讲 有的放矢 核心考点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知识归纳 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生 提出了一个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其中。该原子模型后来被实验否定了。 (2)1911年,物理学家 卢瑟福 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 偏转 。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 核式结构 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 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 正电荷 和几乎全部的 质量 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那样。【来源:21cnj*y.co*m】 (3)1913年,丹麦科学家 玻尔 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出处:21教育名师】 2.原子由 原子核 和 核外电子 构成。原子核带 正电荷 ,居于原子 中心 ;核外电子带 负电荷 ,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3.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说,体积很 小 ,但质量却很 大 ,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 相等 ,电性 相反 ,所以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氦原子的原子核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外有两个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如右图所示。 模型方法贯穿在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科学上建立模型的过程一般是:先提出一个设想,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最主要是实验)去验证模型,并不断地修正完善,最后有可能推翻原有模型而重建模型。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1】原子结构模型是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下列有关图①②③④所示的四种原子结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葡萄干面包模型 ②分层结构模型 ③电子云模型 ④行星模型 A.汤姆生认为图①模型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面包内,电子像葡萄干镶嵌其中 B.如图②模型波尔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绕核运动 C.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的图④模型 D.依据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①②④③ 【答案】D 【详解】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蛋糕模型,他认为图①模型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面包内,电子像葡萄干镶嵌其中,选项正确; B、1913年波尔提出波尔模型,他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绕核运动,选项正确; C、1911年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星模型,认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选项正确;21cnjy.com D、现代的科学家提出了电子云模型,依据提出时间先后顺序,四种模型的正确的排列是①④②③,选项错误,故选D。 【变式1】(2022 泉州模拟)全球海洋战略发展进入有“钛”则强时代。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钛元素是金属元素 B.图中 n 的值为 8 C.钛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 【解答】解:A、该元素的名称钛,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所以22=2+8+n+2,n=10,故B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少于4易失去电子,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钛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故C正确;21·世纪*教育网 D、由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表示的信息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所以钛的相对原子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