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468354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2 生物的进化(第3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415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生物,北师大,八年级,下册,7.21.2,进化
  • cover
课题名称: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3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结合实例,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能力目标参与完成模拟“豆豆鸟”取食的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与小组合作能力;通过分析模拟“豆豆鸟”取食的实验数据,提升总结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达尔文环球航行和考察的资料,感受科学家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通过学习自然选择学说形成过程,形成生物进化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教学方法模拟实验法、合作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问导入 展示图片,问生物进化的原因是怎样的? 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一、达尔文及自然选择学说提出的大致过程 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你们听说过自然选择学说吗?是谁提出来的?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被尊称为科学进化论的创始人1你对达尔文了解多少? 2达尔文在5年的环球考察中做了哪些工作? 展示学生课前绘制的手抄报,小组课后投票学生代表分享科学家达尔文的故事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达尔文及进化论的相关资料、预习课文内容,绘制手抄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初步感受达尔文的认真、事实求是等科学态度,唤醒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崇尚科学。 图片展示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种地雀, 问:这些地雀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达尔文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祖先相同的生物,其后代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生物是怎样形成各种适应性变化的? 回答:比较明显的是它们的喙形不同、大小不同,产生疑惑并尝试解释地雀喙形差异的原因:每一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都与它所吃的食物相适应。 培养爱观察、爱思考、善于分析的科学思维,体现生物核心素养要求。 三、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播放微课视频,组织指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模拟活动组织学生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哪种类型的“豆豆鸟”繁衍的后代数量较多? 协作完成模拟活动填好记录表分析数据,讨论,回答 对模拟活动进行处理,面向全体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 分析模拟活动 思考1: 如果再繁殖下去,且都存活的话,数量是多少?以大象为例(图片)思考2:如果食物足够多,那些被淘汰了的“豆豆鸟”还会被淘汰吗? 图片思考3:每种喙的特点会在它们的后代中表现出来吗?同种豆豆鸟的不同后代是否会有差异?图片思考4: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哪种“豆豆鸟”占优势,哪种逐渐被淘汰? 分析问题:尝试解答,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并作笔记 导问: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 小结 小游戏:找桦尺蛾,数数目桦尺蛾保护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环境的定向作用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小结: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感受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理解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通过小游戏,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进一步深入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首尾呼应 三、人工选择启发 游戏:猜猜我是谁?将4种金鱼图片和名字进行匹配连线问:金鱼是怎么形成这么多的品种的呢?自然环境是怎样对生物进行选择的呢? 观察图片,尝试回答尝试解释不同金鱼的新品种培养过程--人工选择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平时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勤于思考的科学思维。 四、拓展延伸 练习:解释长颈鹿的长脖子是怎么来的吗? 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 学以致用 五、巩固练习 讲评 认真完成练习 及时反馈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