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482313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教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226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师大,数学,一年级,下册,单元,概述
  • cover
第7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一、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既是对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实施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迁移、学具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度的专项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初步运算能力。同时,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与“连续两问”的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连贯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本单元的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将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编排顺序是:先从现实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突出学习计算的价值;接着通过直观是学生的操作活动探讨、理解计算的算理,明确计算的方法;再来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 二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编排中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通过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用画图的策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会连贯思考,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是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的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如:在加、减法的教学中,安排了用小棒、图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活动,借助操作探索加、减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 四是选取学生熟悉、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进位)、减(退位)一、两位数; 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究两位数减一、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减一、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一、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进位)、减(退位)一、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 本单元教材除安排了大量插图外,在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之前还专门安排了情景图,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用情景图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让学生详细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以此一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两位数加两位数或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熟悉情景图中的内容,为后面的加减法计算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然后,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联系情景图的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现实性。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