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148

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同步训练:第二单元(a卷)(附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236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语文,第二,单元,人教,训练,同步
  • cover
同步检测三 第二单元(A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演练(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歼灭(qiān)  舵手(duò)  惊骇(hài)   槌(chuí) B.褥子(rù) 桅杆(wéi) 颠踬(zhì) 垛(duǒ) C.锚索(máo) 痉挛(jìn) 瞥见(piē) 剐(ɡuǎ) D.满载(zǎi)  飓风(jù) 摇曳(yè) 瞄(miáo) 答案:B 解析:A项,“歼”应读“jiān”;C项,“痉”应读“jìnɡ”;D项,“载”应读“zài”。 2.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晕眩  炫目  旋转  改弦更张   B.严峻  疏浚  竣工  俊朗清秀 C.地震 振动 赈灾 振耳欲聋 D.驯服 训练 金钏 川流不息 答案:C 解析:C项,振耳欲聋—震耳欲聋。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外界渐渐把明星年历当成了_____行业“内部机密”的好机会。 (2)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就“北川县某部门购买豪华越野车”_____向大家作了解说。 (3)为纪念雨果诞生200周年而出版的《雨果文集》_____了雨果既是小说家,又是诗人和画家的全貌。 A.窥探 事件 显现     B.窥测 事件 表现 C.窥测 事变 显现 D.窥探 事变 表现 答案:A 解析:“窥探”,暗中察看。“窥测”,窥探,推测。“事件”,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事变”,①突然发生的重大的政治、军事性事件;②政治、军事方面的重大变化,③泛指事物的变化。“显现”,呈现,显露。“表现”,①表示出来,②表示出来的行为或作风,③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庞然大物仿佛禀赋着闻所未闻的无所不在的力量,同时向四面八方撞击。 B.船长布瓦斯贝特洛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他面对突然到来的灾难吓得六神无主,只知道躲到楼梯顶上不敢下去。 C.为了富国强兵,王安石舍家忘身,殚精竭虑地推行新法;宋神宗不动声色,宵衣旰食地谋划改革。 D.《炮兽》中的将军是一个惩恶扬善的形象:对炮手的勇敢给予奖励,但对于他的疏忽也给予了惩罚。 答案:D 解析:D项,句意所表达的是将军的赏罚分明,而“惩恶扬善”的意思是“惩治邪恶,褒扬善良”。此处应改为“赏罚分明”。 5.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法国20世纪4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 B.炮兽肆虐的特定场景考验了人物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英雄人物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舞台。 C.我们对付的是一个会改变主意的放射物,它仿佛有许多主意,每分钟都要转一个方向。 D.目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答案:D 解析:D项,“过于”与“溺”语意重复。 6.下面关于小说中的场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场景(场面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 B.相对于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场景,《炮兽》的场景显得宏大壮观。大小场景的连缀,使小说显得曲折有致,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的交替表现,能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 C.《炮兽》作者将人物放在特定的场景中来表现,把环境纯化为人与自然(大炮)之间的斗争,将恶劣的自然环境作为人的对手来表现人物性格,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人物的性格。 D.如果场景描写作为小说的开头,一般会给全篇起“定调”的作用。 答案:B 解析:《战争与和平》的场景是宏大的,同时也穿插着一些小场景,小说错落有致;《炮兽》中的场景只是选取了“军舰”这一场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