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22134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2 鸡兔同笼 北京版

日期:2024-06-1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558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鸡兔,同笼
  • cover
“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用不同方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比较各种列举的特点,并让学生体会怎样列举更简便。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运用假设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多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学会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使学生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与此有关的数学史,学习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假设列表法。 教学难点:运用假设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多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学会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了?(学生猜测)。那么,你们是根据老师的什么特征来猜测老师年龄的?(学生各自回答)。 师:猜测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板书:猜测)。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同学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我们先来看看这道古代名题。请同学们读一下题目,这道题里有几种动物?(2种)它们分别是什么?(鸡,兔)鸡有几个头,(1个)几条腿?()兔呢?(学生边回答师边出示课件) 你能猜出这里的鸡、兔各有几只吗?(学生猜) 同学们刚才猜了好几组数据,到底猜的对不对,想不想知道正确的答案? 不要着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要认真听哦。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列表法。 1.师:(出示主题图)为了方便研究,老师把那道题目数字改小了,我们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师:同学们都很棒哦!读题读得真仔细。 师:那我们先来猜一猜,笼子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学生猜)。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为什么? (学生汇报。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16条腿,而题目中是26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32条腿)。 同学们真聪明。 师:老师用表格的形式,尝试把它列举出来。(板书:尝试) 假设1只鸡,那有几只兔呢?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腿有几条?符合条件吗?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尝试着在你的表格中,继续老师黑板上的猜测。(学生完成表格)。 4、学生汇报。 师:好,刚才大家都讨论的非常激烈。那现在谁愿意把你们的讨论结果跟大家交流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记录方法,你首先猜测的是什么 学生说出“我首先假设鸡有2只,那么兔就有7只”,腿太多了,那么就说明兔太多了....用同样的方法.....当鸡有5只,兔有4只,腿刚好是26条。 头的个数 鸡有几只 兔有几只 腿有多少条 9 1 8 34 × 9 2 7 32 × 9 3 6 30 × 9 4 5 28 × 9 5 4 26 √ 师:谁和他的方法一样?能再讲讲吗?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表格中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小组讨论交流下。(头数不变,鸡增加1只,兔减少1只,腿减少2条)。 师:同学们都很能干。发现了规律,并且很快就找到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像这种1只1只尝试的方法,是列举法中的逐一列举法。(板书:逐一) 师:这种逐一列举法仅适用比较小的数字。当我们数字大一点点,逐一列举法就比较麻烦而且很浪费时间。这时候呢,我们就可以选择取中列举法。(板书:取中) 什么是取中列举法呢?就是取中间的数字。比如:9 个头,9中间的数字就是4或5。 5、举一反三,加深难度。 师:同学们听懂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看那道古代名题。其实这就是我们古代有名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同学们看这里是35个头,94条腿。数字比较大咯。我们选择哪种列表法比较方便呢?逐一列举法还适用吗?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合作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