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576111

《儿科护理》第2章 第2节 小儿体格的生长发育 课件(51张PPT)

日期:2025-05-05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2153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儿科护理,2章,2节,小儿,体格,生长发育
  • cover
(课件网) 儿科护理 Company Logo 儿科护理 带着问题学 1.小儿身高与体重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 2.头围和胸围的概念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3.牙齿的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 4.囟门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儿科护理 儿科护理 知 识 要 点 1.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及相关的计算公式 2.小儿身高与体重的发育规律及临床意义 3.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监测方法 儿科护理 体重的增长 体重为机体各器官、组织及体液总重量;是反映小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也是计算小儿药物剂量、输液量和营养需要量的依据。 儿科护理 正常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0kg(在2.5~4.0kg之间)。 生后1周内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下降在3%~9%之间);一般3~4日达到最低点,然后逐渐回升;生后7~10d恢复到出生体重。 体重的增长 Company Logo 儿科护理 3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 2倍(6kg); 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 3倍(9kg); 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 4倍(12kg)。 体重的增长 儿科护理 公式评估小儿体重: 1~6个月体重(kg) =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体重(kg) =6(kg)+月龄× 0.25(kg) 2~12岁体重(kg) =年龄×2+8(kg) 体重的增长 儿科护理 注意事项 1. 测量体重应注意安全性和准确性。应在晨起空腹排便或进食后2h后进行。每次测量应在同一磅秤、同一时间进行; 2. 所测数值与前次差异较大时,应重新测量核对,婴儿体重降低较多应报告医生;脱水、营养不良、水肿、腹水等患儿需要每天测量体重。 体重的增长 儿科护理 坐式杠杆秤测量体重 站式杠杆秤测量体重 体重的增长 儿科护理 盘式杠杆秤测量体重 体重的增长 儿科护理 身高(长)的增长 身高(长)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3岁以下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上立位测量,称身高。 儿科护理 身高(长)的增长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长为50cm(46~53cm), 6个月65cm,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增长25cm(前3个月增长11~12 cm,大约与后9个月的增长相等),故1岁时约75cm。 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一年约增长10~12cm,2岁时约87cm。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长为50cm 6个月约65cm 1岁时约75cm 2岁时约87cm 2-12岁小儿身高公式: 身高(cm)=年龄×7+75(cm) 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 坐高: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高度 儿科护理 身高(长)的增长 图2-2 胎儿至成人身体各部分比例 儿科护理 身高(长)的增长 身高测量方法 儿科护理 身高(长)的增长 身长测量方法 儿科护理 头围的增长 对2岁以下小儿监测头围最具有价值。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则提示可能脑积水等。 儿科护理 头围测量方法 头围是前经两眉弓上缘、后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是反映脑、颅骨发育的重要指标。 1岁时头围约为46cm,2岁时约为48cm ; 5岁时约为50cm,15岁时接近成人,为54~58cm。 头围的增长 儿科护理 胸围的增长 胸围是前经两乳头下缘水平、后经两侧肩胛骨下角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胸围反映胸廓、胸背部肌肉、皮下脂肪与心、肺的发育情况。 儿科护理 胸围的增长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平均为32cm,出生后胸部发育较头部快;1岁时胸围和头围大致相等,约46cm。 1岁后胸围逐渐超过头围,两者之差值约为小儿周岁数减1。 2岁时约为48cm,2岁后头围增长缓慢,对2岁以下小儿监测头围具有较大价值,5岁时约为50cm。 儿科护理 牙齿的生长发育 小儿乳牙共20枚,出生时有已钙化的乳牙芽孢,但未萌发; 生后4~10个月(平均6个月)乳牙开始萌出,萌出的顺序一般为下颌牙先于上颌牙,自前向后,约2.5岁时出齐; 2岁内小儿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 12个月尚未出牙者为乳牙萌出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