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42270

2024—2025学年四川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联盟第三次全省模拟考试(材料化工与资源环境类)通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中学

日期:2025-04-03 科目: 类型: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10686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材料,公司,有限责任,集团,钢铁
    机密★启用前 8.下列离子中,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2024一2025学年四川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联盟 A.Na、Ag、NOs、CI B.Cu2+、K+、SO、H 第三次全省模拟考试 C.H+、Mg2+、SO、CI D.Ba2+、H+、SO2、NO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材料化工与资源环境类专业知识(应知)十技能操作(应会)试题 A.氧气在降温时能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0.若要洗涤含有SO2的烟气,则下列物质可作为洗涤剂的是 本试题卷分第I卷(应知)和第Ⅱ卷(应会)。第I卷1一6页,第Ⅱ卷6~8页,共8页。 A.Ca(OH), B.碳酸钠 D.NaHSO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350分。考试时 C.氯化钙 11.亚硫酸盐的主要化学性质是 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强氧化性 B.强酸性 本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Mg一24S一320一16N一14Na一23Fe一56Cu一64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弱碱性 1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专业知识(应知)部分第I卷(共200分)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蔗糖碳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注意事项: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2.第I卷共四大题,94小题,共200分 13.已知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某反应中,(A,:v=2:1,其中v, 1mol/(L·min)。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若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项 A.小于2mol/(L·min) B.va等于2mol/(L·min 符合题目要求) C.v(大于2mol/(L·min) D.无法判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下列关于硝酸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molH2的质量是2g 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mol A.浓硝酸易挥发,见光易分解 B.浓硝酸能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氮气的摩尔质量是28g D.1 mol NaOH的质量是40g·mol-1 C.稀硝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2.在NaNO3、Mg(NO)2和MgSO,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Na的浓度为0.2mol·L1、 15.在原电池中,电子的流向是 Mg2+的浓度为0.5mol·L1、NO。的浓度为0.4mol·L1,则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从正极流向负极 B.从负极流向正极 A.0.5mol·L-1 B.0.45mol·L-1 C.0.4mol·L1 D.0.25mol·L- C.从阴极流向阳极 D.从阳极流向阴极 3.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中,能形成AB型化合物的是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4,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的气体 A.氯化钠(NaCI)B.氢气(H2) C.氯化铵(NH,CI)D.硫酸钙(CaSO,)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5.下列物质中,不能起漂白作用的是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Ca(ClO)2 B.CaCl2 C.H2O D.氯水 17.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的是 6.在反应Zn十CuSO,一→ZnSO4十Cu中,若生成了16g的Cu,则参与反应的氧化剂的物 A.C2H B.C:H C.C.H D.C:H2 质的量为 18.下列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0.5 mol B.0.25mo】 C.2 mol D.4 mol A.CH,CH,OH B.CH,=CH,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C.CHCH,OCH.CH. D.H2O A.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COOH十OH十Na一一HO十CH.COO十Na 19.下列关于误差和偏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一=Ca+十H2O+CO24 A,误差是实验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u2++SO十Ba++2OH一BaSO,¥+ B.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或校准仪器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