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85118

【8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3.1 空气与氧气 知识点精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8511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精练,知识点,氧气,空气,8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 空气与氧气 知识点精练 Ⅰ.聚焦考点 Ⅱ.知识点精炼 ⅰ.空气及其成分 ⅱ.氧气的制取 ⅲ.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Iv.氧气的性质 V.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3% 0.04% 0.03% (1)空气组成成分探究: (2)空气的利用: (1)O2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也叫助燃,常用于焊接、切割金属等方面。 (2)N2:a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稳定。 b用途:灯泡中充氮气可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充入氮气可防腐;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液氮可以做冷冻剂,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或冷藏人体细胞组织等。 (3)稀有气体:a氦、氖、氩、氪、氙和氡等气体的总称,是混合物。 b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 c用途:常用作保护气;做光源(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测定原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倒吸入密闭容器内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装置图 3、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大量白烟产生。 B、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化学方程式: 4P + 5O2 2P2O5 6、注意事项: a.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b.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c.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在实验前,导管应预先注满水,(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e.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f.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三、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 H2O2 和加热分解 KMnO4 或 KCl O3 ,化学方程式为: (1)2H2O2 MnO2 2H2O + O2 ↑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2KClO3 MnO2 2KCl + 3O2↑ 工业上用 分离空气 制取氧气。———物理变化 2.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它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度,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步:将药品装入试管中,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第三步: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加热,先预热。第四步:等气泡连续均匀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第五步:先撤导管,再灭酒精灯。 氧气的验满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就证明已经收满。 一、空气及其成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2.夏天从冰箱拿出冰镇啤酒,一会儿啤酒瓶外就挂满了水珠,这是因为(  ) A.啤酒从瓶中渗透出来了 B.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形成了水珠 C.从冰箱中带出来的水分 D.夏天太热,啤酒瓶流汗了 3.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在食品贮存时可用作保护气 B.制作氮肥,作为促进农作物生长的肥料 C.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D.常温下氮气可以支持燃烧 4.在航天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含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