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9924

2013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0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份 PPT共182张)

日期:2024-06-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9077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3届,本主,182张,PPT,3份,教训
    课件16张PPT。专 题 高 效 总 结一、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1.新的理论和政策 (1)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都是从19世纪延续下来的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它倡导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国家不干预经济事务,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2)各国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配合。自由主义仍然推行,但只能导致无序的、盲目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3)凯恩斯倡导政府要干预经济事务,把经济发展纳入到有序的轨道中,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进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二、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三、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课件98张PPT。专题十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十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2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世界经济大危机 (1)根源:资本主义的_____。 (2)表现:1929年10月,美国纽约_____大崩溃,基本矛盾股票市场随后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特点 ①范围广: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②破坏性强:_____、农业和货币信用危机交织在一起。工业③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 (4)影响 ①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③资本主义世界_____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危机。 2.“杯水车薪”———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1)内容:继续奉行_____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经济秩序自由放任主义(2)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危机,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3.病入膏肓的经济———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金融业崩溃,股票价格连续下跌。(2)工农业生产严重破坏,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境地。 (3)失业工人大量增加。 (4)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激化。 1.背景: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口号当选为总统,锐意改革。 2.措施 (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通过《_____》,紧急银行法成立联邦储备银行以加强_____对银行的管理与控制。 (2)恢复工农业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置于_____下,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国家国家监督(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联邦紧急_____》,同时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4)保护劳工权利: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以缓和_____矛盾。救济法劳资(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颁布《_____》,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 3.特点:通过_____经济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_____。社会保险法国家干预经济发展4.影响 (1)罗斯福上任不到11天,全国大部分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金融恐慌_____。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