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36999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 指墨荷花丨浙美版(2012)(表格式)

日期:2025-11-1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4623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课,指墨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指墨荷花》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指墨画是一种传统的作画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课使学生通过用手指作画的探索与实践,激励学生勇敢尝试,充分欣赏并了解祖国传统指墨画的表现力及特点,体验、感受指墨画的艺术之美。本课价值和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教材在学生已经了解用毛笔来作中国画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了解用手指作画的表现方法,对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其美术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的目的是通过指墨画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手指作画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指墨画的基本概念,了解指墨画的艺术特点。过程与方法:学习指墨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尝试运用指墨画技法做各种指墨效果的练习,完成一副指墨荷花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指墨画独特的韵味美感,体验指墨画作画的乐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平时对五年级的学生课堂和作业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在中国画技法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且有较好的欣赏能力。但是,对于指墨画,学生们都是第一次。本课使学生通过用手指作画的探索与实践,激励学生勇敢尝试,充分欣赏并了解祖国传统指墨画的表现力及特点,体验、感受指墨画的艺术之美。并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主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采用“让看”、“让做”、“让评”的三让策略,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各种指墨效果的技法并尝试运用。难点:灵活运用手指的不同部位表现荷花的不同姿态,并体现各种水墨效果。 六、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 初步感知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导入,自然的引出手指也可以作画。播放指墨画作画视频和历史简介,使学生能直观的看到手指作画的过程,不仅可以自然的引出指墨画的概念,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指墨画的魅力,为下一个环节埋下伏笔。1、师:今天老师想画一幅中国画,同学们看看老师带的工具都齐了没有?(学生发现没有毛笔)2、师:那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来代替毛笔作画呢?学生回答:手指3、课件播放指墨画作画视频,引出指墨画概念。如下图:(二)走进新知 探索技法设计意图:通过线、点的练习,有效的让学生尝试探索运用不同的手指部位表现荷花的局部(即花梗、尖刺、花瓣轮廓等),为接下来的创作埋下伏笔,并探索出指墨各个技法,解决本课重点环节。老师用手指沾墨画出一条竖线。 师:你能画出一条比我更长的线吗?注意只能沾一次墨,不管用手的哪个部位,看看谁画的更长。 (学生练习,分析引出指墨技法“擦”和指墨效果“干湿”)课件出示潘天寿指墨荷花中长花梗的局部。 师:他画的线为什么这么长又有力量?他是如何做到的?线的转折又是怎么办到的?(学生思考,教师放大局部给学生清晰的看出是多条线接起来的,感受“似断非断”、“形断意连”的独特魅力并尝试表现这种变化,分析引出指墨效果“长短”,为接下来表现花梗埋下伏笔。)如下图:课件出示潘天寿指墨荷花的花瓣轮廓线的分解图。 师:这些线条和前面的对比有什么不同? 生:粗细不同,更加柔美。(得出指墨效果“粗细”,学生尝试表现,作品分析,引出指墨技法“勾”,为接下来表现花瓣埋下伏笔。)如下图: 小结:用手指和用毛笔的原理是一致的。课件出示花梗局部大小不同的点,请学生说说变化并尝试表现在在刚才画的线的两侧,分析引出指墨效果“大小”和技法“点”为接下来画花梗上的刺和花蕊,埋下伏笔。如下图: 课件出示潘天寿指墨荷花的荷叶的分解图,并在中心出示一个圆点,请学生观察每一块墨的走势有什么规律?引出要围着中心画,请尝试练习,引出指墨技法“印”。(三)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