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518

高考语言衔接题复习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6次 大小:280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语言,衔接,复习
  • cover
高考语言衔接题复习 解答语言衔接题一般要从从陈述对象、语气,句式、时间、空间、类别、逻辑推理、自然环境的气氛等方面进行考察。考察前后语句是否协调一致,前后衔接是否通畅、连贯、紧凑。选句式时候,要注意仔细比较各选项在句式上的差别,认真体会各个选项在句式上的差别,体会选用哪一个句子衔接的最自然、最紧密、最恰当、最合理、最合情、最合要求,然后做出正确无误的选择。 通常我们做语言衔接题时候往往会遇到以下几种类型: 1、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如: 她们本来被生活隔开,互相隔绝,(a、现在她用热烈的语言把她们鼓动起来,b、现在被她热烈的言语所鼓动,)融成了一个整体。这里应选用b句,因为前后句中的主语都是“她们”,若用“她”的a句,前后陈述的对象就不一致了。 2、保持感情的一致性,语气的一致性。 保持感情语气一致性,使之与语境的感情和语气协调一致。如: 老八路孙爷爷来到学校,同学们迎上去说:“(a,孙爷爷,你能不能讲讲战斗的故事?b、孙爷爷,您给我们讲讲战斗故事好不好?c、孙爷爷,您非要给我们讲战斗故事不可!d、孙爷爷,您给我们讲讲战斗的故事。) 很想然,虽然就四个句子语意相同,但只有b想最恰当,用商量的语气,表达了对老八路孙爷爷的尊重。 要注意的是,近两年的高考语言衔接题不是简单的考察一项的衔接,而是将几个方面结合起来考察,因此需要我们综合考虑才会取得满意的成绩。这就给考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综合分析,多方面思考,才能把衔接题做好,达到满意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考虑: 3、从空间发展、从对象的一致和事理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如: 我曾经由一个翻译团陪同美国宽广的农耕地带,为的就是看一看那里的农村。_____-_____(1)就在不远处,某一个小丘前世他们独立高大房子,旁边是马厩与谷仓。 (2)也许他们会想,这些人匆匆忙忙是要奔向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 (3)他们的安闲是意识到自己拥有这个星球上最宝贵的东西的那种自信的安闲。 (4)从华盛顿特区南下弗吉尼亚常常看见骑着高头大马的乡下人,伫立在高速公路的护坡顶端,浩荡急促的车流在他们视线里奔忙。 (5)他们不回急于想去城里找一份最低贱的工作,他们身后自己的领地那么的深广:森林,牧场,麦田,相互间隔,交相辉映。 A(1)(4)(3)(2)(5) B (4)(5)(2)(3)(1) c(4)(1)(2)(3)(5) D(1)(5)(4)(3)(2) 从所给的内容看,是游记,应该以游踪为线索,这样从所给的的选项中先用排除法就去掉了AD两项,接着我们看(4)项后面可以看出来,使用对象的一致性,(5)项承接第(4)项中的他们,(5)句与(4)句衔接最自然,这样,就把(C)项排除了,这样答案就出来了,这样选择既快而且准确无误。 (4)从总分总思维顺序和句式相似特点和事理发展的顺序作出判断。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8年全国一卷) (1)实现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2)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3)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4)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5)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6)在上世界末突破5亿吨大关 A(4)(6)(2)(5)(3)(1) B(4)(5)(3)(6)(1)(2) C(5)(1)(6)(4)(3)(2) D(5)(4)(3)(6)(2)(1) 从开头可以看出来是先总结从世界各个国家而言,那么中国也不例外,从四个答案选项中先看开头不是四就是五,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来第四句是总说中国中国坚持的粮食原则,,这样就排除了CD两项,接着看连接第5句还是第六句,根据句式整齐原则,就排除了第6句,接着按照事理顺序就自然排列出来,答案就准确无误的选择B. (5)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