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5353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11-12课期中复习

日期:2025-05-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860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11-12课,期中
  • cover
课件32张PPT。初二政治期中考试 复习及综合练习辅导二、第(11—12)课知识点及基本问题复习制作执教:lixiaogang 第十一课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1、什么是受教育权? 在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哪些内容 ?(30)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在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以下内容: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适龄儿童和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其继续深造的机会;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 2、为什么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31) 在当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因此,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3、为什么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1) 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巨大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因此,从国家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4、我国把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内容写进宪法有和意义 ?(32)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权力和义务。”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又体现了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七法定义务。 二、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1、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33)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等特征。 2、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34)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制定和施行,既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反映了国家对未来一代的关怀,而且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具体体现。 3、义务教育法确认和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哪些权利 ? (35) 义务教育法确认和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包括:1)按时入学的权利。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2)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同时还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4、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35—37)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这些责任包括: ⑴ 国家的职责。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兴办学校,保证必备条件;筹措经费,帮助贫困学生;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 ⑵ 社会的责任。捐资助学,尊师重教,聚着童工,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场地设施等。 ⑶ 学校的责任。及时组织学生入学;不得随意开除适龄学生或勒令其退学;禁止体罚学生;贯彻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 ⑷ 家庭的责任。使适龄子女按时入学;保证适龄子女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 5、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 (37)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