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广东高等教育-出卷网- B版 八年级(下册) 感受可视化的设计 HOW TO USE VB 今天学点什么? 了解与VB程序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操作 学会分析VB程序设计中对象、属性和事件等要素的关系 任务一 跳转的窗体 体验与思考 打开“跳转的窗体.exe”并运行,思考: 这个程序实现了什么功能呢? 对象类型 名称 事件 效果 窗体 FormRed 单击(Click) FormRed消失(Hide) FormGreen出现(Show) 窗体 FormGreen 单击(Click) FormRed出现(Show) FormGreen消失(Hide) 什么是窗体 是应用软件的设计者提供给用户使用应用软件的窗口 窗体就像一个箱子,我们将代码、控件等放入到箱子中进行组装,实现想要的功能 跳转的窗体 程序分析 单击 窗体一:出现 窗体二:消失 单击 窗体一:消失 窗体二:出现 窗体一 窗体二 探究任务:跳转的窗体 结合教材、微课和导学案,完成“跳转的窗体”任务 任务二 会捉迷藏的按钮 体验与思考 打开“会捉迷藏的按钮.exe”并运行,思考: 这个程序实现了什么功能呢? 程序2和程序1相比,在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对象类型 名称 事件 效果 窗体 Form1 加载(Load) 设置窗体和按钮的属性 双击(DClick) 按钮出现 控件 button 单击(Click) 按钮消失 探究任务:会捉迷藏的按钮 结合教材、微课和导学案,完成“会捉迷藏的按钮”任务 总结与提炼 窗体 控件 对象 属性 事件 加载 Load 单击 Click 双击 DblClick 名称 标题 背景颜色 作业任务: 任务二的代码,让按钮出现的时候窗体为蓝色,按钮消失的时候窗体为红色 下节课再见《感受可视化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感受可视化的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地位:本课基于广东教育-出卷网-编著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章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第2课“感受可视化的程序设计”。根据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要求中学阶段设计了这节课,课时为1课时。 联系:本节课为第一单元第2节课,在认识VB界面的基础上,学生将在本节课中亲自尝试编出完整的程序,实现窗体的跳转和控件的交互,并通过编程的过程认识VB程序中的重要概念———窗体、控件、对象和事件,理解这些概念在程序中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本节课也是后续进一步学习VB程序的基础。 教材处理:本节课用两个程序设计任务将VB中的重要概念串连起来。在第一个任务“窗体的跳转”中,主要介绍了窗体的组成及操作;在第二个任务“会捉迷藏的按钮”中,主要介绍了控件、事件及对象,两个任务之间存在难度递进。学习如何编写具体的代码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一)已有学习经验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scratch和goc等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建立了一定的程序设计思维,其中所涉及到的概念也有相似之处,例如scratch中所提到角色和事件与VB中对象和事件可以进行触类旁通。 (二)学生特点分析 初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建立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尝试,但是部分学生对于程序设计存在畏难情绪,在初次学习基本概念时容易产生概念之间的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任务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窗体、控件、对象、属性、对象等基本概念,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2.学会添加对象(窗体、控件)和设置对象的属性。 3.能够通过给对象添加事件及代码,实现一定的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VB程序设计,能够根据程序效果分析程序中存在的对象及其属性和事件的对应关系。 2. 能够通过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