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11058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同步提优训练:9.2 阿基米德原理 (共2课时 有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3431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阿基米德,解析,2课时,原理,科版,训练
  • cover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1课时 阿基米德原理的简单应用 1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如图所示,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降高度h关系的图像是 (  )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如图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     (填数字)。   (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小明使用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在序号a的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 ②比较    、    、e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③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选填“大”或“小”)。 ④比较a、b、c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    (选填“有”或“无”)关。 (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该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 2 阿基米德原理        3.将一个重为10 N的物体放入一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3 N的水,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 A.10 N B.3 N C.13 N D.7 N 4.将一个重为1 N的物体放入一盛有水但不满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了0.6 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  ) A.等于1 N B.等于0.6 N C.一定大于0.6 N D.无法确定 5.(2020黔南州)如图所示,重为5 N、体积为0.2×10-3 m3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g取10 N/kg)   6.(2021益阳)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个金属零件,测力计的示数是5 N。当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0.9×103 kg/m3的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2 N。金属零件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     N,其体积为    m3。(g取10 N/kg) 7.某热气球充气后体积为3000 m3,则该热气球所受的浮力为     N。(g取10 N/kg,空气的密度取1.29 kg/m3) 8.(2021云南)某小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图①所示,图甲、乙、丁、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由图甲和图丁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 (2)下列选项中若      (填字母)成立,则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A.F1-F2=F3-F4 B.F1-F3=F4-F2 C.F3-F2=F1-F4 (3)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②所示。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物体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A的示数逐渐   ,B的示数逐渐   ,且A、B示数的变化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多选)比较两种实验方案,改进后的实验方案的优点是    。 A.测力计A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实验器材生活化,测力计固定、示数更稳定 C.能同步观察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 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盘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ρ铅>ρ铝),当它们全部浸入水中时,容器内的水面高度相同,设绳子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盘秤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 (  ) A.F1=F2 F1'=F2' B.F1F2' C.F1>F2 F1'=F2' D.F1>F2 F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