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732737

第3章 第3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教师用书-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5-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649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选择性,地理,高中,2019,教版
  • cover
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1.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区域认知)2.掌握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理解长江流域的环境状况,掌握长江流域保护环境的措施。(综合思维) 一、长江流域概况 1.长江概况 (1)长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 (2)发源地与注入海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峰,注入东海。 (3)穿越地区:我国西南、中部和东部。 (4)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5)径流量: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 2.长江流域概况 (1)人口:占我国人口的1/3。 (2)我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水稻产量占到全国的七成。 (3)经济发达 ①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②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两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太湖地区是“人间天堂”。 (4)长江流域山水林田生态环境功能 ①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的功能。 ②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1.要统筹、协调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关系 (1)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2)中下游地区:要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2.长江经济带建设 (1)要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 (2)要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 3.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1)国家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2)长江水系自上而下,可分为6个区域性航道网。 (3)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 4.长江水能资源开发 (1)干支流水能资源极为丰富:长江水能可开发量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一半以上。 (2)水能主要分布河段:长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资源占全流域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和长江三峡段。 (3)水能开发: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等。 三、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 1.走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的措施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 2.长江流域的水质状况 (1)状况: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 (2)局部污染严重的根源:排污。 (3)措施 ①严格管控流域内的各种排污口,开展污染源综合整治。 ②重点保护好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和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湖泊水库。 3.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1.长江因其流域面积广大而水能资源丰富。 (  )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中游河段。 (  ) 3.长江径流量变化较小,航运连续性强。 (  ) 4.长江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发电。 (  ) 5.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 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B.上游资源丰富 C.宜宾以下可通航 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提示:1.× 长江流域因其流经我国地势三大阶梯,落差大且河流流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2.× 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金沙江段和长江三峡段。 3.× 长江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航运连续性差。 4.× 三峡工程的首要作用是防洪。三峡工程利用其巨大的库容来拦蓄洪水,减少上游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的危害。 5.D [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沿途特别是中下游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社会经济发达,货流量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