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34252

第四章篮球——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4-06-27 科目:体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503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篮球,第四章,八年级,健康,体育,初中
  • cover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一、指导思想 本课遵循【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本课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积极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游戏练习为主线,结合“三要”、“四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选用“一材多用”、“大容量、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抓住教材本身德育因素和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运动保健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选自中学生教版《体育与健康》,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在动作技术中,传接球时要求持球手型正确,动作协调连贯。接球时,应注重蹬地、伸臂、屈腕、拨指;接球时,应注意触球时的手臂缓冲,接球动作与传球动作转换迅速协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易出现两肘外翻,出手用力迟缓;接球时手指向前,两人传球时传球用力过重或者过轻及传接位置不准确等,因此在教学中应先让学生明确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易凡错误动作,在有其针对性的进行徒手动作教学,利用丰富多变的练习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减少疲惫感,同时在教学手段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本课内容在小学水平三中就有所涉及,所以在水平四中所要求就不仅限于对其动作的模仿,而是在于动作的完整性及其技术运用中的快、准、稳并从原地到行进间传球的提升。让学生也能感受到小学与初中在学习同一技术动作上侧重点的改变,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据了解该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组织纪律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中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分组练习分组管理。初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所以在课中要保证其需要的运动负荷。篮球运动可以促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协调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弹跳素质。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享受练习时的愉悦与合作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以及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敢于挑战自我、挑战困难、参与竞争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流程 准备部分:本课热身运动结合主教材,以运球和自编篮球操为主,即对随后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熟悉了球性,又让学生做主了热身活动拉伸了韧带。 基本部分: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各种传接球练习,从而找出与本课有关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来引入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模仿练习,从中找出主要问题来引入徒手动作练习,随后进行持球的加强练习,在此之后,练习难度步步递进,激发学生兴趣。先从原地运球接传接球到行进间运球接传接球,最后到进行运传的接力赛。 结束部分:教师对本科进行小结,再进行合理的放松练习。最后收还器材。 五、本课特点 本课一材多用--篮球,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层层紧扣,步步递进。利用丰富的互动练习及模仿教学模式使学生即动了脑又练了身,从而达到了在学中乐,在乐中学的教学理念。 体 育 课 时 计 划 第 1 课次 本课教材内 容 1、体验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运传接力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球路线准确,力度适当。 难点:动作柔和连贯,衔接传球流畅。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 √ 1、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初步 初步掌握双手胸 运动技能 √ 了解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技术的 前传接球的基本 要点。 身体健康 √ 技术,让学生了 2、通过本课体验性学习,使 80%的学生 初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 本课重点领域 解双手胸前传接 球的要点及其清楚易犯错误。 3、发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等运动能 力。 心理健康社会 适应 √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