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能主动参与彝族歌舞的表演,体验彝家娃娃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彝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听辩音的高低,感受旋律的起伏。 教学用具 钢琴、 红领巾、磁性卡片、自制彝家娃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律动表演 1、 教师示范动作,模仿。 师:欢迎孩子们来到充满快乐的音乐课堂?请小朋友和潘老师活动活动,做个律动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你就跟我这样做,会吗,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跟音乐,师生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做律动) 二、新授———学唱歌曲 (一)反复聆听,熟悉歌曲。 1,师:孩子们表现的真好,听着好听的音乐,看着你们欢快的舞步,潘老师忍不住想送你们一首歌,想听吗?(想)那你们帮我伴舞好吗? (师初唱歌曲,跟着伴奏,在中间的学生围着老师伴舞) ,2,师:你们跳的真好,老师带来的歌好听吗?(好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她就是今天潘老师给你们带来新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出示课题) 师:请你们回忆一下,老师刚刚演唱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吗,老师在拍手的地方唱的什么歌词。 生:阿里里 师:那“阿里里”是什么意思呢?(视听结合) 师:“阿里里”是我国少数民族彝族人民在歌唱时表达高兴心情的一个衬词。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快活心情。 3、教师边跳边唱第一段,学生找出歌中有几个阿里里。 生:四个 4、教师范唱,学生听辩四个“阿里里”的高低位置 师:那我们就和这四个阿里里做个游戏吧!来,看老师的手,这是低位置,这是高位置,那这是———中位置。我们再来听一遍,看谁的反应最快,能用小手摆出这四个“阿里里”的低中高位置。 师:第一个阿里里住在什么位置呢?…… 生:第一个是低位置、第二个低位置、第三个中位置、第四个高位置 (学生边说边在黑板摆出不同高低位置的四个“阿里里” 磁性卡片) (二)师生接唱,练唱歌曲。(出示歌谱 ) 1、接唱形式一: 老师唱前面歌词,学生接唱“阿里里”。 (⑴手势辅助,清唱“阿里里” ⑵聆听钢琴,轻声演唱“阿里里” ⑶启发学生演唱“阿里里”时像轻轻敲门的感觉:轻巧有弹性) 2、接唱形式二 学生用lu练唱前面旋律,老师接唱“阿里里”。 ( ⑴教师在黑板上画旋律线,学生哼唱 ⑵随钢琴轻声哼唱,强调音准 ⑶启发学生用“眉开眼笑轻轻唱” 的状态来哼唱。) (三)学唱歌词 1、观看ppt,了解歌词内容。 师:祝贺同学们,我们已经成功翻越了阿里里这四座大山啊,终于来到美丽的彝家山寨,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彝家娃娃喜欢戴什么、穿什么、干什么呢? 2、半扶半放学唱第一段: ⑴师:瞧,谁来迎接我们来,是神气的彝家娃娃(老师手拿自制的彝家娃娃走到学生当中)。咦,她脖子上戴的是———生:银项链,他们穿———生:白衣戴白帽。你能唱唱第一、二句,用歌声夸夸他们吗?(单独唱———全班唱) (重点启发学生用“试试眉开眼笑轻轻唱”的状态来获得轻巧有弹性的声音) ⑵师:同学们唱得这么好,我也想夸夸他们,听听老师怎么唱后面两句的。(教师唱———全班唱) (重点练习最后一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体现快活心情) ⑶随钢琴,全班轻快演唱第一段。 3、自主学唱第二段 师:彝家娃娃打扮的这么漂亮、神气,去干什么呢?生:跳舞唱歌 师:啊,他们真幸福呀! ⑴学生自告奋勇演唱第二段。 师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将第一段的歌曲处理运用到第二段。 ⑵全班有感情地表演第二段。 ⑶载歌载舞表演第二段. 4、全班有表情地演唱全曲,感受欢快的情绪。 5、全班分为歌唱组和舞蹈组合作表演歌曲 师:下面咱们分两个组比比,看谁唱得好听,看谁跳的漂亮? 生:互评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