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767262

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 多样的小饼干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5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5022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美,格式,教案,饼干,多样,6课
  • cover
美术教学设计 多样的小饼干 一年级上册第6课 创设情境 趣味探究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多样的小饼干》 学科 美术 学段 低年级 年级 一年级 相关领域 设计·应用 教材 书名:《美术》-出卷网-:人民美术出版 出版日期:2016.06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体现美术课程的价值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知识建构为目标,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设计意识。通过对泥塑的简单技法以及装饰的研究,将带有设计意识的研究方式,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体会“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验泥塑设计活动的乐趣。本课侧重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揉、压、切、捏等技法,为自己最爱的人设计制作一个形状、色彩、花纹多样的小饼干,能够根据他人的喜好,制作新颖、独特的饼干。 2.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为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本册第1课《涂涂画画》中,学生学习的简单的色彩搭配。第2课《图形变变变》中,学生认识了基本图形;在第3课《可爱的家》中,学习了各种方形的组合;在第4课《找妈妈》中,以圆为基本型进行动物的表现。基于以上内容,学生对基本图形有了深刻的认识,能够用撕纸及绘画的方式去表现简单的平面图形。为本课制作小饼干的基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第5课《玩泥巴》中已经体验、感知了泥的可塑性,尝试了揉、压、捏等基本技法。为本课的泥塑造型做了铺垫。 小饼干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食品,本课中表现的“小饼干”并不仅限于泥塑饼干的制作,而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思,为最爱的人制作饼干,了解他人的喜好,从而进行设计制作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有目的的进行研究、思维进行创造。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新。通过创设情境、选购饼干、合作研究饼干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泥塑创作的乐趣。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尝试。低年级学生年纪小,阅历少,主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动手能力弱,表达能力有限。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知识与技能的研究外,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深入的学习泥塑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观察生活中饼干的形状、颜色和花纹的不同。学习简单的色彩搭配、形状的设计以及花纹的装饰方法,体会泥塑作品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技能:学习用揉、压、切、捏、印等方法制作小饼干,并对饼干进行泥塑的加工与创作。 2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创作主题;开展游戏,温故而知新,练习简单的泥塑技法,制作饼干的基本型;通过情境体验,使学生了解饼干外形、色彩与花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用 美观”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比观察、合作探究、拼摆体验等活动,学生学习饼干的装饰、制作方法;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观察饼干的不同样式,开阔学生的创作思维;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从外形、色彩、花纹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使学生的作品充分得到展示,培养学生的审美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创设情境、趣味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泥塑造型的喜爱,初步感受“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树立创新意识。通过为最爱的人设计制作小饼干的主题活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懂得在享受他人爱的同时,如何为他人付出,学会如何表达爱。 教学重点: (1)学习简单的泥塑造型技法、色彩搭配以及花纹的装饰方法。 (2)体验有目的的进行设计、制作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体验、观察、思考,根据他人的喜好,设计制作出外形、色彩、花纹多样的小饼干。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