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7402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日期:2024-06-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7671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
  • cover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 命题人:刘珩 审题人:汪林林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和判断题,共70分。第Ⅱ卷为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共30分。考生答题时,务必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本次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节即将来临,“祭祖”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管理 3.唐朝时“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与此观念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4.由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到清初设军机处,其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 B.官僚体制的创新 C.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加强 D.中央机构的精简 5.“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外国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这些文字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在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中含有可贵的“抗灾救灾”思想,下面摘自这一文件的内容中最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C.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D.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7.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甲午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 D.辛亥革命 8.孙中山曾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在哪部文献中成为法律依据? A.《资政新篇》 B.《同盟会政治纲领》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9.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D.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10.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下列史实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B.反“围剿”失败后战略转移 C.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11.“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为实现这一企图,日本侵略者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2.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为了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B.建立中华民国,反帝反封建 C.反帝反封建,抗击日本侵略 D.抗击日本侵略,完成祖国统一 13.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A.开始战略反攻 B.进行辽沈战役 C.进行淮海战役 D.进行平津战役 14.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