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791305

15《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教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7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教案
  • cover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教材分析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是人音版教材中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戏曲撷英”中的一首重点欣赏曲目。它是中国众多地方戏曲类型中“豫剧”的经典唱段,具有浓郁地域特征和极高审美价值,是地方戏曲的优秀代表曲目。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课标要求,本节课学生在演唱和欣赏中,感受豫剧的风格特点,对我国戏曲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予以认同,进而进一步关注中国戏曲音乐。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地方戏曲豫剧的经典作品《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感受其阳刚活泼的风格;欣赏不同地方戏剧剧种,增进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过程与方法:学习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能哼唱主题旋律;用辨乐器、讲方言、仿唱腔等多种方式感受、体验豫剧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能了解豫剧、评剧等代表人物,表演艺术家的艺术经历和爱国气节;能辨别典型的地方剧种类型。 三、重难点 重点:用讲方言、仿唱腔、辨乐器等多种方式感受、体验豫剧的风格特点。难点:模仿字正腔圆的豫剧唱腔,感受、体验豫剧唱腔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好,中国戏曲音乐包罗万象,除了我们熟悉的京剧和昆曲,地方戏曲也有各自独特的风格韵味。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是众多地方戏曲类型中“豫剧”的经典唱段。 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其唱腔主要流派为豫东调和豫西调。豫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二)新课学习 当我们听到这首豫剧名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如何来赏析它呢?如何感受地方戏曲的风格韵味呢?跟着老师,我们从戏剧故事、乐器与板式、方言唱腔、代表人物等方面,一层层拨开它的神秘面纱。 (1)戏剧故事 故事背景是女主人公花木兰乔装男子替父出征,在奔赴战场途中,同行的战士口出怨言,认为天下苦差事都叫男子做了,女子成天在家享清福。花木兰以男子身份,慷慨陈词,为女子摆功,直说得这位男士无言以辨。 设计意图:戏曲是建立在故事情境基础上的,了解故事梗概,有利于学生理解剧情和戏曲的表达。 (2)乐器与板式 乐器:豫剧的伴奏乐器非常有特色,主要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和打击乐器等。以梆子敲击。 板式:这段音乐用的就是【二八】板,为一板一眼,即俗称四二拍。二八板在豫剧唱腔中是变化最丰富、表现力很强的板式。 学生活动:听辨板胡、三弦等乐器音色。 设计意图:了解伴奏乐器和戏曲板式,聆听典型乐器的音色,跟着拍打一板一眼板式,有利于更好感受地方戏曲的特色风格。 (3)方言唱腔 豫剧的唱腔与地方语言密不可分,也就是河南话为主的唱腔,润腔方式有倚音、尾音上扬、下滑音等。我们以最后一段为例,一起来学唱一下这几句: 教师活动:逐句教唱第三段,针对特色的倚音、滑音、尾音等地方着重教唱。 学生活动:模仿、学唱第三段戏曲音乐,尽量将特色润腔方式带入演唱。 设计意图:这是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在聆听欣赏后,通过教师的教唱,学生亲自将这些特色润腔融入演唱,感受和体验地方戏曲的独特风格。 (4)代表人物 教师活动:介绍代表人物———常香玉 学习豫剧,就不得不了解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要照片)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巩县人,10岁登台,13岁名满开封。1948年创办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在西北、中南、华南各地巡演,用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美誉。她的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表演刚健清晰、细腻大方,被誉为“豫剧皇后”。 欣赏视频。 小结豫剧特点:通过前面的欣赏,我们从戏剧故事、伴奏乐器、方言唱腔、代表人物等方面领略到豫剧阳刚与活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