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39533

5.1 法不可违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52432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不可,课件,教案
    (课件网) 猜猜它是谁? 它是一种行为规范 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在它面前,不管是谁,不管大事小事,它都公平对待 法 律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法不 可违 学 习 目 标 1 2 3 4 5 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的类型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违法无小事 1 小勤拾荒 小勤是个要强的孩子,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学校要求买校服,可家长一时拿不出钱。看到捡废品也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自己挣钱。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些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员发现了,把他送到派出所。本来自尊心挺强的一个学生,结果在这件事上丢了大面子。 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因为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探究与分享 李某与王某以前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但近年因债务纠纷,双方反目,并对簿公堂。目前法院正在以民事纠纷审理之中。李某等不及法院判决,私自于11月5日16时许、11月9日14时许、17日16时许,连续三次用油漆在王某家的大门上和墙上刷上“欠钱不还”等字样,门两侧墙上也被刷字,严重影响了王某的正常生活。李某第三次在王某家喷漆写字时,被王某当场发现并报警。 民警经深入调查,在掌握确凿证据之后,告知李某,他已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这时李某才如梦方醒,在大量事实证据面前,李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违法行为的原因: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法律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相关链接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区别 违法行为 对社会危害性轻重 类型 民事违法行为 对社会危害性轻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对社会危害性轻 刑事违法行为 对社会危害性大 犯罪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不同点) 违反的法律 社会危害性 法律后果 实例 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民事责任 捡到他人手机据为己有 不让子女上学 没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受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网 殴打他人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最严重(犯罪) 刑事处罚 杀人、抢劫、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吸毒 ★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元罚款。 ★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小试牛刀 违法就是犯罪。 犯罪一定违法。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 相关链接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 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 法行为要受 到行政制裁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