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61081

第一章 第二节 家规营造祥和家 教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79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章,第二,家规,营造,祥和家,教案
  • cover
第二节 家规营造祥和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家规的重要性,能够同父母一起制定自己的家规并能遵守家规,营造祥和的家庭环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家规正则家道兴的道理,能够遵守家规,传承家规,让家庭生活更加幸福。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同父母一起制定自己的家规并能遵守家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是治家教子、立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家规正则家道兴,好的家规是家庭的无价之宝,是促进孩子成长与铸造和谐家庭的重要保障。 二、疑有所思 想一想:观上图,如果你是家庭一员,此刻你想说什么? 三、学有所悟 (一)家庭生活有规则 1.生活用餐讲礼仪 中秋佳节,小林一家团聚,共用晚餐。小林等不及菜上桌就跑到厨房里,左手拎了一只卤鸡腿,右手抓了一张饼,开始大快朵颐。菜摆上桌后,小林在每个盘里翻翻搅搅,最后挑了一块鸡翅吃。奶奶看见小林喜欢吃鸡翅,又夹了一块给他,小林什么都没说,吃完鸡翅就跑去看电视了,碗里还剩着饭菜。饭后,小林爸爸针对小林的就餐表现对他进行了教育。 想一想:小林的做法有哪些不妥的地方? 说一说:除了用餐礼仪,家庭生活还需要有哪些规矩 2.言谈举止显修养 晓辉升入中学,需要住校。临行前,妈妈递给他一张卡片:“儿子,出门本, 外要注意言谈举止,这张卡片寄托着全家对你的期望,希望你牢记,更要遵用找, 行。”晓辉打开卡片,发现上面是王阳明的家规《示宪儿》。 议一议:妈妈送给晓辉王阳明的家规,是希望他在哪些方面规范己? 做一做:和同学分享自己家的家规,把你感兴趣的记录下来。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家规对于礼仪之邦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家规中有很多严格的礼仪要求:尊称长辈为“您”;跟他人说话之前要先喊尊称;做人要讲诚信,不说假话;做客不进没有人的房间;进门要跟长辈打招呼,出门要告知家人等等。许多人从小受到严格的家规教育,在与他人交往时,言行得体、彬彬有礼、诚实守信,表现出良好的家庭教养。 (二)家规育人树家风 1.张载“六有”家规 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张载,高度重视对家族子弟和门生的培养和教育,既留下了思想境界很高的《东铭》《西铭》等学规,也留下了规范具体言行的“六有”家规:“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张载的家规自订立起便成为自己和家人修身的标准。正是在这样严格家规的影响下,张载家族出了多位知书达理、克己奉公的贤达之士,也正是因这样的家风传承,张载家族千年以来家道长久、繁衍不息、和谐幸福,也为后世家庭和美秩序的建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议一议:张载家规的哪些内容值得传承和借鉴? 2.周恩来的十条家规 周恩来最小的侄女周秉建,年少时在周恩来身边长大。1968年,不满16岁的周秉建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报名到内蒙古牧区插队,一待就是近30年。她与当地老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并嫁给了蒙古族青年。谈起伯父,她回忆满满。伯父曾告诉她:“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都不许扛总理亲属的牌子,不要炫耀自己,以谋私利。要将“不靠关系自奋起”这个准则代代相传。下去。” 周秉建说:“伯父的为人和严格的家规,使得不仅我们这一代,周家第三代也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人。”事实上,在周恩来的侄子辈以及第三代的登记表里,都找不到与周恩来的“关系”。 周恩来给晚辈的十条家规 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是出差顺路时去看望。 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 三、来者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周恩来付伙食费。 四、来者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 五、不准请客送礼。 六、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 七、生活要艰苦朴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