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61706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1:角的表示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5934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青岛,数学,七年级,下册,表示,教案
  • cover
《8.1角的表示》的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所学的角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是在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性质的基础上,由它们组成的新的几何图形,是几何入门的关键,也是今后研究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基础,正确理解角的有关概念,不仅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基础,也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知识。从知识结构上看,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思想,从实例入手,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根据内容的内涵需求,需要采取一定的数学思维、规律、特征上的问题设置,从而达到学有用的数学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数学思想等的能力,使得本课具有良好的价值。 2、 学生情况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等简单的几何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图象、表示和性质。而本节的内容正好是以前知识的有效补充和拓展,从而需要在知识形成过程中解决本课知识和以前知识的形成的能力的有效衔接,解决学生学习几何的学科基础性的需要。 3、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结合小学所认识的角和对生活中角的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做课前预习,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还采用生活实践、PPT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并注意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自学来讲授角的表示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角的静态和动态定义并会辨认实际生活中的角;掌握角的四种表示方法,会合理选择方法表示角;能准确数出图中的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的两个定义的得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考虑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对观: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和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五、教学重点 角的概念与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数出图中的角并正确表示出来 六、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新课,认定目标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八章角第一节角的表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3个,请这位同学来读一下。创设情景,探究新知探究问题一:什么是角?播放多媒体课件 (生活中的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角的形象,请同学们在图片中找出角。并思考什么是角?生:总结说出角的定义1。多媒体展示角的定义及有关概念。师: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教师边说边利用圆规进行现场展示角的动态形成,重点展示直角、平角、周角的两边的特征。再利用课件引导得出角的动态定义2.)对应练习1判断题: 下列语句正确的在( )打“√”。1、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3、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 )4、平角是一条直线 ( ) 探究问题二:角如何表示?师:请同学们通过课本探究,角有几种表示方法 。请在课本上划出来。并小组交流一下。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给我们讲一下如何表示角。(学生上黑板上来表示,表示完后说出角的表示方法,不足的其他同学给补充。在此基础上,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完善角的表示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中间的字母表示顶点,其它两个字母分别表示角的两边上的点。如∠AOB(或∠BOA),“O”表示顶点,"A、B"表示两边上的任意点.读作角AOB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