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6365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好玩第1节《分扣子》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58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数学,北师大,一年级,下册,好玩,1节
  • cover
数学好玩 1. 分扣子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在分扣子的活动中,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1.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通过观察画面中扣子的摆放,激发学生主动分类的内在需求,确定分类这一活动主题。 2.小组合作,亲历实践过程。 首先交流不同的分类标准,然后小组合作选择分类标准动手分一分,最后探索分的结果。既锻炼动手能力,又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交流汇报分类情况。 通过小组交流分类情况,让学生明确按每种分类方法分出的结果有所不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扣子(每小组一袋)、作业纸。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课件出示谜面,引导学生猜谜语。 兄弟几个人,各走各的路,谁要走错了,出来笑死人。 (打一服饰用品)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是扣子。那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到扣子的世界里探究数学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小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分扣子进行铺垫。 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1.说一说。 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说一说都在哪里见过扣子。 预设:在商店里、衣服上…… 2.看一看。 (课件出示多种扣子杂乱地摆放在一起的画面) 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形状不一样;扣眼数量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比较乱…… 3.想一想。 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么多的扣子,怎样才能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样的扣子呢? 预设:把同样的放在一起;把扣子分一分……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把扣子分一分就更清楚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扣子。(板书:分扣子)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根据这一理念,通过课前“猜谜语”自然引入扣子这一活动素材;通过学生观察扣子的摆放情况,激发学生主动分类的内在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二、小组合作,亲历过程 1.议一议。 讨论:怎样分扣子才能更清楚,跟你的同桌说说白己的想法。 引导全班交流不同的分类标准。 预设:按形状分;按大小分;按扣眼数量分。(师适时板书) 2.分一分。 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方法动手分一分。 要求: (1)小组同学先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确定按什么标准分,然后合作一起动手分一分。分完后,组内互相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观察分的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学生中不同的分类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分一分,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带来的分类结果的不同。 三、全班交流,汇报情况 1.展示交流分类情况。 分小组交流分类情况。 预设:(1)按形状分:方形、圆形;(2)按大小分:大、小;(3)按扣眼数量分:两个扣眼、四个扣眼。 学生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每种方法的分类标准(形状、大小、扣眼数量等),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每一种方法都是怎样分的。 2.反思比较分类方法。 (1)回顾梳理。 课件出示不同分类方法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梳理分类的方法(按形状分的;按扣眼数量分的;按大小分的)。 (2)观察发现。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按扣眼数量分和按形状分两种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分的结果,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信息。 预设: ①按形状分:方形的有7个,圆形的有7个。 ②按扣眼数量分:两个扣眼的有8个,四个扣眼的有6个。 (3)讨论比较。 同桌讨论:相同的扣子,分的结果却不同,原因是什么。 预设:因为想法不一样;因为分的标准不一样;分法不一样……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发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