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82846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变化的量》 教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368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变化的量,教案
  • cover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9~40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数学情境认识“变化的量”,并通过描述活动,了解其中一个变量是怎样随着另一个变量而变化的,知道列表与画图都是表示变量关系的常用的方法,积累表征变量的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举例与交流活动,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而变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变化特征,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4、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找出变量并体会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难点:用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年我们上的是数学课,数学有一个研究的对象是量。比如:每袋食盐重500克;我们数学书的单价是7.34元,共有113页;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是44公顷……手的只数,课本的单价、页数,占地面积这些量都是固定不变的。下面同学们看几个短片,你能从中发现哪些量? 播放短视频(1、电梯上升;2、高铁时间和速度变化;3、阳光下影子边长) 生1:我发现了电梯从六楼上到了八楼。 生2:我发现了,时间和速度。 生3:我发现的影子在变长。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楼层、时间、速度和影子的长度,这些量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这些量都是变化的。 师:对,这些量都是变化着的,我们又称之为变化的量(完成板书:变化的量) 2、探索交流 活动一: 师:生活中像这样变化的量还有很多,比如说妙想6岁之前的体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妙想六岁之前的体重是怎样的? 生:越来越重。 师:那我们怎么用数学的办法来表示呢?……(出示表格)淘气他是用列表的方法。(板书:表示方法:表格)请同学们观察,在表格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 生:有年龄和体重这两个变化的量。(板书:体重和年龄) 师:体重是怎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生:年龄增长了,体重增加了。 生: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师:说的真好!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笑笑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这种变化的情况,她用的是什么办法?对,他用的是画图的方法。(出示图,板书:画图)怎么看这个图? 生:先看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 师:在这里横轴表示的是年龄,纵轴表示的是体重。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出生时到2岁体重增加的最快。 生:体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师:同学们想一想,笑笑的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一直增加下去吗? 生:不会,长大后人的体重就不增加了。 师:是啊,所以说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有范围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再这样说就不合适了。 活动二: 师:用画图的方法,我们还可以表示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出示骆驼体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图中有哪两个变化的量? 生:体温和时间(板书) 师:同学们看着横轴上表示的时间,有没有感到奇怪的地方? 生:有的时间比24还大。 师:一天才24个小时,怎么会有比24还大的时间呢? 生:那是第二天的时间。 师:那你能分清楚哪是第一天的时间哪是第二天的时间吗? 生:从0时到24时是第一天的时间,从24时到48时是第二天的时间。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请你们打开书,完成图下面的三道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生完成后及时反馈。 出示问题一: 师:谁来指一下哪个点表示最高体温,哪个点表示最低体温? 生到讲台指一指。 师:它们各表示多少度? 生:40度和35度。 出示问题二: 师:谁来指一指那一段表示体温上升,那一段表示体温下降? 生指一指后回答:从4时到16时体温在上升;0时到4时和16时到24时体温在下降。 出示问题三: 师:第二天8时是几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