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82856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30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结合“七巧板”等具体情境,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等多次运动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观察、操作、分析、想象,尝试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平移、作轴对称等操作,并尝试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接下来的40分钟将由我陪伴大家一起渡过” “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1、最强大脑“俄罗斯方块”游戏片段。 问:“在这个游戏中应用了哪些数学图形的知识?” (生说,适时板书:平移、旋转)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电视综艺节目和游戏引入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初步了解。为学生创设安全,有生机的课堂氛围。 2、揭示课题:平移和旋转都是图形的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二、合作分享,七巧板还原 1、出示题目及要求:“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七巧板还原,什么是‘还原’呢?” 2、提示:“仔细观察,结合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想一想怎样还原?”(可以通过平移或旋转,把图形移入相应的位置) 3、请大家展开想象,试着在头脑中将图形还原一下。想好后,再动手实际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4、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把图①和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搭建自由、绿色的学习平台,在互动中有效学习。 三、智慧共享,组际交流 1、指名代表汇报图①还原方案。 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他说的准确吗?” (适时引导学生关注平移的关键要素:方向和移动的格数) “还有其他方案吗?”(再指生汇报) 2、比较解决方案的异同。 以上几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小结:在同一情境中,图形运动的方式和步骤是多样的,图形运动的综合一般以两次运动组合为宜,我们要选择最简便的解决方案。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在同一情境中图形运动的方式和步骤是多样的,体验运动过程的多样性。 3、指名代表汇报图②还原方案。 “他们的方案可行吗?对他的描述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适时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的三要素) 4、通过刚才的操作与汇报,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平移时要分清平移的方向和格数;旋转时要分清旋转的中心点、旋转的方向、旋转的角度。) “请大家再次以图二为例,说一说图形运动的过程。” 5、还原七巧板绿色三角形。 让我们再来试着还原一个图形,同学们有信心吗?请最快找到解决方案的同学进行汇报。(一生汇报,其余生判定) 3、知识内化,自主学习 1、请将图形A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画一画,说说要注意什么? 提示:请大家轻声读题,然后说说问题的要求是什么,有几个步骤? “你想怎样画?”(生口头描述自己的想法) 2、独立完成。 3、展示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有利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为学生空间观念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四、巩固提高,技能提升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5、全课总结。 1、你学会了什么?(生谈收获) 2、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更多的让学生思考,操作并描述操作过程,然后汇报交流总结经验。其中在操作时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按照“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再想一想”的过程进行研究,在小组交流活动,进行随堂观察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最后听学生自己小结的时候,注意了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时的完整性,及时纠正错误的说法。从而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