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89306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11.2.2 幂的乘方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558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七年级,数学,下册,11.2.2,乘方
  • cover
11.2.2《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课是《整式乘除》的第二课时。这一节课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探讨,类比数的运算,分析去括号前后指数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幂的乘方计算法则。 2.去括号前后指数的变化,怎样变化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是今后学习整式的乘法的基础,为分解因式的运算作好准备。 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不好,学困生一半左右,理解能力欠缺,学生的能力有待进行挖掘,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上课也爱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2、选用“类———探索———发现”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教学,借助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科学的思想方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复习类比探究、观察特例、合作交流,总结幂的乘方法则。 2.通过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等探究创新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 探索和寻求幂的乘方的法则,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情感态度培养: 通过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类比学习的方法,科学的态度才能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幂的乘方的法则。 难点:底数是负数时幂的乘方运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复习引入,忆议结合 1.什么叫做同底数幂的乘法?(生:同底数幂的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计算: 3. 64表示_____个_____相乘. a3表示_____个_____相乘. 表示_____个_____相乘.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入新课,让学生明白新旧知的联系,为下面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看看计算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 设计意图:对旧知识进行进一步加深和巩固,用类比方法知识来导入新课。 猜想:对于任意底数a与任意正整数m,n, (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学生归纳,概括,验证、总结。)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应用已学知识归纳,概括,验证、总结,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实际应用,掌握新知 【例1】计算:(-5xy2)3 【例2】计算:(23)2 x(52)3 (4)巩固训练,熟能生巧 1.我是法官,我来判. (1)a5+a5=2a10 .( ) (2)(x3)3=x6 .( ) (3)(-3)2×(-3)4=(-3)6=-36 .( ) (4)x3+y3=(x+y)3 .( ) (5)[(m-n)3]4-[(m-n)2]6=0 .( ) (学生抢答说明理由) 2.计算: (1) (103)5 (2)(a4)4 (3) (am)2 (4)-(x4)3 (生在黑板上板书,生检查,师点拨) 设计意图:知识巩固训练,熟能生巧 (5)应用新知,能力提升 你能比较277,344,533的大小吗?(师提示:观察这几个幂的指数77,44,33有什么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探讨,学生板演,学生纠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识能力得到提升发展。 (6)课堂小结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m,n都是正整数) (生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所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谈谈自己在应用去括号法则过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让学生课后整合这几节课的重要内容,起到拓展提高和自我反思、自我检验的目的。 (7)布置作业 课本第140页 A组 1,2,3,4 B组 5,6,7,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