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亭子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浙美版) 一、教材分析 亭子,或小巧玲珑,或古朴壮观,千姿百态,翼然卓立。它不仅以自身独特的建筑造型点缀在妩媚多姿的园林风光中,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景的好地方。在亭子里,或倚栏凝视,或站立眺望,远近的景致尽收眼底,诚如元人诗云:“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一亭中。”在日常生活中,亭子也是学生最常见的园林建筑,也是学生身边很平常、很熟悉的景物。他们或在亭中嬉戏玩耍,或陪伴老人下棋聊天,早已感受到亭子带来的美与乐趣。画画亭子、了解亭子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建筑已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生活、自然景观都有一定的视觉积累, 对亭子也有一定的感悟和认识。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亭子,做好调查笔记,对亭子的初步印象可以在课前完成。亭子是看起来简单,真正表现好却比较难的题材。 教材在提供亭子图片及相关知识的同时,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著名的亭子及特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概括不同亭子的造型特点,明确创作要点,再参考同龄人的作业,最后顺利完成自己的亭子作品。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并认识中国著名的亭子。 2.能用写生的方法画出亭子,培养造型表现能力。 3.在画亭子的过程中培养对传统建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写生的方法画出亭子。 难点: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去观悟亭子。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范画等。 2.学具:课前参观家乡的亭子,准备绘画工具材料等。 七、教学过程 (一)观图交流,导入新课(预计用时5分钟) 1.师生活动:引导学生看图片互动交流,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亭子由哪几部分组成? 2.学生活动:回答。 3.教师活动:“这是卢宅的还珠亭,你们知道它的故事吗?” 4.学生活动:“相传在元朝的时候,有一个商人在这个地方遗失了一袋珠宝, 恰巧被卢宅村里的位老人家捡到了,并将珠宝归还给了失主。失主为了感恩,在此建了这个亭子,并取名叫还珠亭。” 5.教师活动: “那么在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亭子呢?” 6.教师活动:亭子, 或小巧玲珑,或古朴美观,它不仅以自身独特的建筑魅力点缀着园林风光,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景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亭子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观图活动,结合开放式的问题,和学生交流对平子的认识,促进心灵的沟通和感话,从而引入课题,让学生用语言来触动思维。进入李子的出界 (二)两观图片,感悟亭子的特点(预计用时10分钟) 1.师生活动:利用桌子上的写真图片,一同观察个亭子,找相同点。带领学生 起探讨,通过问题的互动,说说亭子的组成部分。 2.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究出亭子由亭檐、亭柱、基座组成。 3.教师活动:展示中国的四大名亭,一同观察多个亭子,找不同点,启发学生去看图片找不同点。 4.学生活动:分成六个小组探究(两两组合对比醉翁亭一陶然亭、爱晚亭一湖心亭、醉翁亭一爱晚亭、湖心亭一陶然亭等),利用学习单(如下),对比欣赏,找出它们的独特之处。 例如: 湖心亭 醉翁亭 建筑造型上的特点 人文价值上的特点 独特之处 5.学生活动:继续创作。 (1)继续观察亭子,思考怎么处理细节。 (2)继续创作完成亭子。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同一个亭子,找到相同点;了解亭子的结构,再观察多个亭子,探究它们的不同之处。两次不同层面的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亭子的美,悟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示范亭子(预计用时8分钟) 1.教师活动:请学生说说亭子轮廓的特征,示范亭子整体轮廓的画法。 2.学生活动:观察亭子,快速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