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06936

【2022中考生物押题卷】(江苏南京卷)(考试版+全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31898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中考,生物,押题卷,江苏,南京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生物押题卷(江苏南京卷) 生物·全解全析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每题1分,共10分) 1.种子萌发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就能够萌发。 【解析】B.种子萌发条件除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之外,还需要环境条件才能是种子正常萌发。 2.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都没有。 【解析】B.植物体的结构是根、茎、叶,植物的根细胞内是没有叶绿体。 3.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解析】A.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也经过气孔,因此气孔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4.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解析】A.“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故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正确的。 5.古代的爬行类进化成鸟类,鸟类再进化成哺乳类。 【解析】B.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而不是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 6.病毒既对人类带来危害,又对人类有利。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病毒,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因此有的病毒是有害的,有的病毒是有益的。 7.脊椎动物的种类远少于无脊椎动物。 【解析】A.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其中脊椎动物在动物界内约占5%,而无脊椎动物约占95%,因此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量远远多于脊椎动物。 8.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网循环流动。 【解析】B.在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逐级递减的,并且是不循环的。 9.人在提一桶水上楼时,这是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解析】A.当人直臂提水时,处于单纯伸肘状态,但同时,还需用力才能将重物提起,所以,这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必须同时收缩。 10.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扬子鳄等都是国家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 【解析】B.虽然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扬子鳄等都是国家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其中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是哺乳动物,扬子鳄是爬行动物。 二、单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0分) 1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使用凹面镜对光后发现光线还是比较暗,此时还可以调节 A.② B.④ C.⑦ D.⑧ 【解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光线较暗,除使用凹面镜外还应调节遮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